大明宫
震惊!皇上流落民间十七年的大皇子回来了。
什么!他竟然是丞相王允的三女婿!
这日是大唐的大朝会,李忱既然以唐太宗李世民这个老祖宗为榜样,自然是方方面面学李世民的,李世民贞观年间是三日一临朝,他当然不能学唐玄宗上朝制度混乱那些做法。
在薛平贵来之前,李忱只有俞妃所生的一子李渼。
然李渼不是让他太满意,从前除了他没有第二个选择,如今既然薛平贵回来,他就一心打算培养薛平贵了。
“朕今日要宣布一件事。朕与刘妃所出的皇长子终于找回来了。”
“温儿,与各位大臣们认识一下吧。”
“李温见过各位。”
“臣等见过皇长子殿下,恭贺陛下重新得回皇子!与皇子重聚相认,认祖归宗。”众大臣仿佛提前排练好了一样,齐刷刷行礼道。
哦,只有个胡亥默不作声,不为所动。
皇帝撒了一眼,李温也因此好奇地看了一眼。
外人却不知,系统空间里皇帝们已经炸了!
刘彻惊呼:“什么情况,什么情况,我也没有错眼啊,怎么薛平贵那么早就被认回来了,嬴小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
李世民也有些惊讶,猜测道:“嬴小猪也没有做什么,即便是蝴蝶效应也不会这么离谱啊。”
他一步步分析道:“戏剧话本里薛平贵好像是通过刘义带去给皇帝父子相认的,而刘义则是通过王宝钏脖子戴着的玉佩认出来的。而王宝钏又是通过苏龙带过去的,而苏龙带王宝钏前去找刘义,则是因为薛平贵“衣锦还乡”然后在相府因为王允和魏虎的阴谋,定罪为奸细要薛平贵死!所以去找刘义求情。”
嬴政淡定道:“看来这个世界除了胡亥还有别人啊。只是暂时不知到底是穿越的还是重生的了。”
朱元璋拧着眉:“那按照祖龙猜测,到底是穿越的还是重生的呢?”
嬴政指出:“这次薛平贵为何提前十八年认亲,依朕的经验,不是薛平贵重生就是王宝钏重生了。”
朱元璋点点头认同道:“咱老朱也觉得就这两个人最可疑。这两个人又本就是男女主,男女主最容易重生。”
朱棣举手发言道:“我注意到这次薛平贵没有被相府羞辱的赶出去,王允他什么时候那么开明了?”
“其实不仅是王允,若我的女儿要死要活不惜与我断绝关系也要嫁给一个不能给她富贵生活的平民我也对这个女儿失望。”
“所以,也许是王允重生了?知道薛平贵以后是皇帝,今生就打算抱紧这个未来天子女婿的大腿?”
但朱棣又自己否定了,“但是我觉得王允性格应该不会这样,毕竟前世他与薛平贵恩怨十八年,甚至成了罪臣,险些被砍了头,即便最后被薛平贵饶恕,但以他的性子心底难道还能没有一丝怨恨?”
“若是王允重生,他更有可能比前世更加厌恨薛平贵,甚至不给他恢复皇子身份的机会。”
朱元璋也觉得王允不太可能,“那,难道是那个挖了十八年野菜的王宝钏?”
老朱有些不可置信:“老天,咱老朱没猜错吧?如果王宝钏重生还会嫁给曾经让她守了十八年寒窑的薛平贵?甚至今生还帮助薛平贵提前与皇帝相认?啊这,这操作,把咱老朱给整不会了。咱是搞不懂这王宝钏的脑回路了。”
系统空间里众皇帝猜测不已,
这边李忱威严道:“众卿都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皇上。”
李忱坐在上首,开口道:“雍王也来见一下你失散多年的大哥吧。朕希望你们以后兄弟和睦相处,不要发生什么龃龉。”
胡亥面色淡然,先是向上首行了一个标准的礼,然后走到李温面前,淡淡道:“弟李渼见过大哥。恭喜大哥终于与父皇团聚相认。”
李温也连忙回了一礼,“以后请二弟多多指教。”
胡亥用心声道:“我觉得应该不会是薛平贵重生,这个薛平贵给我的感觉便是不像是那种活了四五十的人的样子,我这是走的投胎的路子,真真切切的从婴儿长到成人,所以附和这个年龄。”
“至于薛平贵穿越……暂时也看不出来。若是穿越者可能会将现代的东西什么玻璃香皂水泥牛痘之类的搞出来,目前薛平贵刚刚成为皇子,若是过段时间他依旧没有什么异常那就排除掉他是穿越者了。”
刘彻摸着下巴,“现在就只看王宝钏的表现了。若是那个代战也在就好了,就看看王宝钏对代战什么态度,就知道她是否是重生了。”
胡亥:“现在距离西凉冒犯大唐还有段时间,不过也不远了。或许等凌霄与代战他们进献红鬃烈马时,我可以找机会去看看,最好提前找到像唐初李靖、李勣、苏定方、王玄策那样能灭国的大将就好了。”
朱棣笑了,“嬴小猪,你一说还真有一个,只是唐朝中后期的确从皇帝到臣子将领都不太出名,没太多人知道。便是张议潮。”
胡亥也笑了,“那稳了,直接让这位张议潮灭了西凉,再把那个彪悍的代战公主押到大唐扔给薛平贵不就得了。”
这边,
皇帝郑重道:“朕宣布立皇长子李温为皇太子。庆典便定于元日举行。朕要朕的太子于元日朝会时与朕一起接受“受四海之图籍,膺(ying)万国之贡珍”。”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表示反对立李温为太子的。
胡亥从头到尾都一言不发,默默听着反对立李温为太子的大臣理由。
大多都是与李温不熟,不知道他有什么才能,即便他岳丈是王允,但有不少看不惯王允翁婿的,更是强烈反对。
李忱心情非常不越快,他不过是想立他的爱子为太子,怎么那么多不知所谓的人阻拦!当真是可恶至极!
皇帝冷厉的目光停留在站如松的二儿子身上,“雍王可赞同朕立你大哥为太子啊。”仿佛在说你敢反对,朕就敢找你不痛快!
胡亥当然没有被吓到。
“父皇欲立大哥为太子,这是父皇的考量,儿臣不敢多言。”
“你说!”皇帝不耐烦道。
胡亥默了下,“……父皇如此,想来大哥一定有过人之处。所以儿臣支持父皇。”
支持个鬼哦,但是他有法子吗?
人家舅舅是刘义,相当于深受皇帝信重的卫青;他舅舅是俞广利,相当于后来祸起立储不得不立功赎罪最后无奈投降了匈奴全家被杀的李广利!
这能比吗?
当然……不能。
李忱当即定下,不愿再听这些人的反对话,“那就立温儿为皇太子。无事便退朝吧。”
唐朝时期的元日也就是元旦,与今天的元旦不同的是,唐朝的元旦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天的春节。
正月初一即法定的节假日,规定在春节放假七天。
很快这日便到了。
李忱授意身边太监念诏书:“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皇长子李温,日表英奇,天资粹美。今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大中五年元日授李温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于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蠲免赋税,举行大赦……(三十条皇帝赐予百姓的恩典)等。”
李温跪下:“儿臣叩谢父皇。”
相府那边则都带着笑容,王允心里得意极了,心道,“让你们这些人曾经嘲笑老夫,如今都傻眼了吧。太子妃可是我王允的女儿!以后可就是皇后。”
…
西凉的代战公主和丽娜打扮成士兵,一路追着去中原进贡的凌霄。
凌霄爱慕代战不忍苛责,但向中原说的是他凌霄为使者,没有公主前来,只好与她们约法三章,只能以士兵的身份随同,不可暴露身份。
因为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渐趋衰落,边防力量虚弱,到李忱这朝,北狄,吐蕃,安南,党项皆屡有军乱,大唐几乎年年遭这些异族侵扰。
尤其是吐蕃,乘隙攻略河西诸州。从唐肃宗李亨时乾元元年至唐代宗李豫时大历十一年,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沙州军民同吐蕃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到如今李忱时,他们从“河西”与“凉州”各取一字,自命名为“西凉”。
从大中初年开始,大唐又逐步乘机收复了陷于吐蕃的三州(原州、乐州、秦州)和七关(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和萧关)。极大地鼓舞了河西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斗争。
但西凉如何会甘心?!
此番西凉王派凌霄为前去大唐的使者,并以红鬃烈马试探大唐大将实力。
若大唐真的已经衰落的没有什么勇士能降服此红鬃烈马,那他们便打算来到瓜州,大肆劫掠河西鄯、廓等八州,不狠狠撕下一块肉来是绝对不会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