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胭脂腻,粉光轻,正新晴。……”①(宋代 · 曾觌)
时疫阴霾散去,太后的棺椁移到泰陵,和隆庆帝合葬。原先赐死的宫女,名义上封了女官尚宫,一同陪葬。
皇后又病了,头风频频,少不得吃药养身,免了六宫请安。华贵妃一家独大,按照她性子,定要嚣张得不知如何是好,却一反常态,安安静静。
紫奥城又恢复祥和。上林苑里春光灿烂,粉色的杏花一朵朵挂在枝头,云澜在拉下树枝略看看,便坠了满身的花瓣,缠绕在春日的风情里。
她又穿着雨过天青色的如意素纹长裙,挽了家常发髻,戴着点翠球梅纹头花,并一支和合二仙白玉簪。重重花影,神似精魅,态若极妍。
春日里来上林苑赏花的人亦不多,云澜拍拍肩膀,散落一地花瓣。正欲离去,却听到来人说话的声音。
“皇上有好些日子没来棠梨宫了,莫不是忘了姐姐和我吧,”原来是方良媛在说话,又听她笑道,“姐姐,好不好看?”
听得甄嬛说:“好妹妹,即使忘记了我,也不会忘了你的。”
方良媛轻轻笑道:“其实皇上不来也好,来了有好多规矩束着,我从来不喜这些,好没意思。”
甄嬛虽说着玩笑,心里不大自在,自上回华贵妃找了温实初看脉,甄嬛旁敲侧击问过温实初缘由,哪知他嘴巴甚严,半点风声都不肯说与她听。
若不是有个熟人在太医院方便,甄嬛几欲翻脸,再不理他,虽说不疑心温实初投靠旁人,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又说了一番好言好语,安抚一下。
只是,慕容世兰却是华贵妃了。甄嬛心里如何不恨?一想到沈氏,进宫没一年就去了,浣碧也是遭了罪,如今除了她,谁会记得呢?
甄嬛摘一朵杏花在手,笑道:“是没意思,人人都没意思,皇上来了宫里就是有意思。就像这杏花,皇上看见,才有它的美丽,皇上没看到,谢了便是谢了!”
云澜轻脚绕了一圈,走到杏花树深处,加重脚步,边走边说:“……枝上闹红无处著,近清明。仙娥进酒多情。向花下、相闹盈盈。……”①
那甄嬛等人忙停下说话,见到云澜行礼问安,云澜笑着叫二人起身。甄嬛一身半新不旧的湖水绿的衣裳,发髻只戴着两根白玉簪子,方良媛虽是粉色,也是简简单单的打扮,只有一支鎏银点翠蝶恋花钗。
甄嬛笑道:“宝宸妃娘娘好兴致,也来看杏花了。姐姐方才说的还有最后一句,‘不惜十分倾玉斝(jia三声),惜凋零。’却是春天刚到,杏花盛开,过于叹惋。”
云澜听了道:“本宫听宫人说这里的杏花开了,就来瞧瞧,这里接连几十棵杏花树,果然生长的葳蕤,花朵粉色绒绒,竟不比桃花、海棠逊色。一时感叹,无人知道!”
甄嬛微笑道:“此言差矣!嫔妾亦是来访者。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顿一顿道,“听说姐姐极为擅长短笛奏乐,不知可有这样?”
云澜叹道:“可惜短笛未带在身上。”
方良媛嘟着嘴,“姐姐们再说甚么?淳儿一点听不懂!好好的如何要吹笛了?”
甄嬛笑道:“正是春日好,才想吹笛奏乐。”
方良媛笑道:“那些诗呀歌呀,我都看不懂听不明白,我只想着春天花儿朵,能做好多鲜花饼吃。”
甄嬛最爱方良媛的可爱模样,道:“好妹妹,咱们棠梨宫的糕点吃食,还不够你吃么?竟要把这上林苑的花儿都吃了。那日后各宫姊妹来,见到的岂不是只有树叶?”
方良媛跺脚道:“姐姐就爱取笑我!吃一点糕点有甚么?皇上说御膳房里的糕点随我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偏姐姐拉着不放。”
云澜听了也是笑,道:“婕妤和良媛真是亲密,如同亲姊妹一般。”
方良媛笑道:“这是当然了,我和甄姐姐家世相当,自然有话说,自然亲近些。以前在长杨宫,我和杜婉仪她们说不上什么。”
甄嬛连忙道:“淳儿!”她尴尬看一眼云澜,“各人脾性不同,说不上话算甚么打紧的事?也值得你说一嘴,若再说,晚饭后我可不许你吃糕点了。”
方良媛软下声,道:“好姐姐,好姐姐,好姐姐。淳儿再不敢了!”
云澜笑着看她撒娇,姐妹情深。可巧这时候诗茵来了,她拿来玄色的鹤氅,急道:“娘娘让奴婢好找,时疫才清,纵然春日风光好,急得什么似的,偏要来看看。”
云澜道:“如今我宫里是你当家,连我都挑剔了。”
诗茵道:“娘娘虽早有帝姬,如今帝姬也大。娘娘偏生更调皮了!奴婢既然听娘娘的吩咐,那自然不许娘娘有闪失!”
甄嬛思及此,想到流朱也是一般忠心耿耿,又想到浣碧,如今只是养着她,也不让她干活,也不让她多说话,只等自己哥哥大婚,求个恩典送回甄家。
摸鱼儿_感谢宝贝的会员,为你加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