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身旁的女生同样来自建筑系,今年读大三。昨日一同用餐时,就格外投缘,后面更是相谈甚欢。
这位学姐性格大方爽朗,热情。巧的是,两人在各自班级里都担任班委,经历有很多共同之处。
对许多事物的看法不谋而合,又因不同年级而不存在评奖评优的竞争压力,自然而然就成了旅途中的好伙伴。
对手,队友,不同的词,不同的属性,不同的相处方式。
此刻,两人轻声交谈着,话题逐渐转到未来的职业规划上。
大三学姐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坦言自己毕业后一心扑在古建筑保护领域,甚至连毕业选题都打算围绕这个方向展开。
学姐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古建筑背后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有些兴奋地比划着,讲述自己看到的那些不同地区的古建筑,言语间满是对未来在这个领域大展身手的期待。
李佳听得入神。待学姐说完,李佳也坦诚说自己目前对城市建筑设计更感兴趣,只不过话语聊聊。
李佳心里有些自嘲,与其说是对城市,不如说是对上海的建筑设计满怀憧憬。学姐是真心的喜欢建筑,想来这次活动。而自己更多的是出于功利的想法,出于丰富档案的目的。
但这没有什么可耻的,不是嘛?论迹不论心。
桌子对面,有人正传阅着《暑期项目手册》,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手指不时指着手册上的内容。
李佳上个暑假也写过,薄薄的一本小册子,算是一个简单的日常记录。
临近的人小声地讨论着,并不吵闹,为这略显漫长的旅程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随着夜色渐深,大部分乘客都进入了迷蒙梦乡,车厢里的灯光调暗,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和列车行驶的轰鸣声。
为了让女生们更有安全感,大家将位置换了一次,女生们都坐在靠里的一侧,男生们则在外围守护。
李佳听着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思绪也渐渐飘远,在半梦半醒间,期待着即将到达的新地点。
“醒醒,醒醒,李佳我们快到站了。”学姐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
“好!”李佳应答着,整个人还没有清醒过来,声调柔软。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旅途,一群人在第二天凌晨4点多到了目的地。
一群人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看看有没有遗漏的丢失的物品。
一下火车,李佳长舒了一口气。周庄的晨雾裹着桐油与糯米灰浆的气息。
一群人先去了招待所,收拾整顿了一番。
李佳的工作靴叩响青石板时,乌篷船从湖面荡开的水声里藏着八百年的光阴。
简单讨论后,根据个人意向及小组分工分配,李佳被分配到一个基础设施新建项目。
她每天穿梭在周庄的大街小巷,观察古老建筑与水景的融合方式,将看到的一切通过图纸记录下来。然后交由其他同学们,成为他们讨论的论据。
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们爬上爬下,李佳攀上颤巍巍的木梯,手掌稳稳托住她的测绘仪,仔细记录原有古建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