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正月里,农家人就又开始忙碌起来,童心悦最近也很忙。
从公社公布要建小学的消息,童心悦就一直催促徐二叔关注后续发展。
甚至提前和二叔他,把小学建造需要用的物料,建筑图纸以及成本等都提前准备好,以被不时之需,也算是二叔学习之路的一个开端。
关于物料,图纸这些对徐二叔来说倒是不成问题,就是成本核算这块对他这不喜欢读书学习的人还是有些难度。
其他几个人看到这么有章程的规划,对这个不满18的小姑娘都很钦佩。有最近关于学校建造的具体细节都跑去跟童心悦商量。俨然已成了他们这一群人的核心人物。
万事俱备,只差等待公社那边近一步消息。
那天徐大河从公社开完会回来,路上正好碰上了童心悦。
“二爷,公社领导咋说?”
“走,回去我一起说。”
这是距离商量童心悦工作后的又一次徐家大会,讨论主旨在接手村小学工程一事。
“二叔,你别光喝水呀,公社里咋说滴”看徐大河不紧不慢地,徐爱党先鼓不住了,催促道。
“你这孩子,先让我喝口水缓缓。”徐大河咕嘟咕嘟喝了一茶缸水后,才慢慢开口。
“这会开的,公社领导问大家意见,都没人吭声,主要是咱公社之前也没有什么专业的建筑队,都怕干不好,担责任。”
“一时公社领导也没了主意,想从我们几个大队中选个人全权负责。还说政府选我们公社建这个小学,就是想做个试点,所以一定要建好。说不得以后其他公社会派人来我们这地方考察参观。”
“哎呦,他这样一说,那些熊货,一个个更是垂头耷拉眼的,吓的更没人敢说话。我这不是寻思的,咱悦悦心中这么有成算,我就接了,我想着大不了咱自个儿不挣钱,先把名声打出去,怎么说也是给自个娃娃们建学校,也对得起咱们得良心。”
“二叔,咋想的和悦悦一样一样滴。”
徐二婶白了自己丈夫一眼,“人家二叔和悦悦都是聪明人,自然想的都一样,哪像你就是榆木脑袋,那个什么成本说几遍你咋就不懂呢。”
“不是不懂,我是不知道赚多少合适。”徐二叔不服气地嘟囔。
听到赚钱,一旁的徐大嫂眼睛都亮了,拐了一把闷不做声的徐爱民。徐爱民看了媳妇一眼,不明所以。
徐大嫂真是恨铁不成钢,心想怎么就嫁了个榆木疙瘩。
“悦悦,让你大爷也跟着一起干咋样。他有着一把子力气,还是自己人,你说让他干啥,他就干啥。”
徐大嫂猛然提及自己的名字,童心悦都有些楞,怎么问自己呀?她有些无措地看向童奶奶。
童奶奶接受到孙女投来的求救目光,刚要开口。一边的徐大山,用烟斗敲了敲桌子:“都是自家人,想帮忙当然可以,只要爱民愿意,左右不过就是在农忙外赚个零花钱。你爹也说了,咱不图建学校赚多大钱,权当为自己和子孙积福了。”
“大爷说的对。”徐大嫂心满意足地开口。
“爱民你也表个态。”徐大河说完虎目紧盯着自己的儿子。
“我都听爹和二叔的。”徐爱民憋了半天,才来着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