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听见我来连忙放下书行礼道:“嫔妾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未知娘娘大驾光临,嫔妾未能在院外恭迎,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说话滴水不漏,我此时此刻终于悟出,甄嬛并非是从凌云峰回来之后才变得深不可测,而是从一开始她的心机就远远在后宫大部分人之上。
我没有苛责,只虚扶起甄嬛。“都是自家姐妹哪来恕罪这一说呢,本宫不过今日是在这园子中闲逛,逛到你这儿附近,便想着来瞧瞧你。在读菜根谭啊。
“回皇后娘娘,菜根谭中人生道理颇多,嫔妾读了很有感悟。”
“嗯,本宫前两日也读了,这书真是不错。尤其是修身这一节,本宫认为应该让后宫诸人都熟背于心。”
“娘娘说的是,做人做事首先要修得自身,其次对待他人才能不失礼仪。”
“说道这儿,近几日怎么不见你去惠贵人哪里?”
我此刻提到沈眉庄便是想看甄嬛的反应,甄嬛先是一怔,随即答道:“眉姐姐月份尚小,太医说要静心养身。嫔妾不便多去叨扰,况且皇上时常在那儿,嫔妾也不方便。。。”
总算说道这儿了,我还以为甄嬛会有多大度,看来也不过如此。
“甄贵人可知道运命论?”
“回皇后娘娘的话,嫔妾知道,是三国之时,李康所写。”
“好,那你把其中内容细说给本宫听。”
“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譬如水也,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沈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以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涂。求成其名,而历谤议于当时。彼所以处之,盖有算矣。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道之将行也,命之将贵也,则伊尹吕尚之兴于商周,百里子房之用于秦汉,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道之将废也,命之将贱也,岂独君子耻之而弗为乎?盖亦知为之而弗得矣。。。。。嫔妾愚钝,只记得这段了。”
“好了,这段足够你琢磨了。惠贵人与你情同姐妹,如此重要之时,你理应去多看看她,免得后宫里其他人在背后嚼舌根,平白给皇上听去了,惹得皇上恼你。”
“嫔妾多谢皇后娘娘指点。”
给甄嬛这边说完,我让剪秋去通知华妃身边一个不起眼的二等宫女,让她多提甄嬛近些日会常去闲月阁。华妃那个木头脑子想不通,但她身边的曹贵人绝对会为华妃想出一个完美的一石二鸟计划。
我安心回到桃花坞,接下来就是坐山观虎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