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天空,碧蓝得没有边湛蓝色如同宝石镶嵌而成,纯净透明得让人不敢直视,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美丽而又梦幻。
几只飞鸟从高空中划过,在湛蓝的天空中留下几道长长的痕迹,随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今天早八课,金叶特意定了三个闹钟准备叫自己起床,谁知自己睡到自然醒,睁开眼发现外面已经是日上三竿。
金叶急忙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之后,赶去学校。
来到教室门口时,金叶看着里面坐满的人尴尬的笑了笑,走了进去。
"金叶,你迟到了哦。"李老师微笑的看着她,说话的语气也很温和。
"抱歉李老师。"金叶不好意思地低头道歉,李老师对学生一向宽容,从来没有因为学生迟到而训斥过。
"好了,快坐吧。"李老师笑着说道。
教室大部分的座位都已经坐满,唯独剩下最前面的一排还空着,金叶坐在那个空位置上,感觉浑身不自在。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清朝雍平盛世的历史文献,请大家仔细听讲,这些都是期末考点!"李老师用手指敲敲桌子,然后开始讲解起来。
“说到盛平皇帝,那也是华夏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可谓是创造了华夏的辉煌,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浓重的一笔,盛平皇帝知人善任,治国有方,是个难得的贤君......"
讲台下的学生们也被李老师的演讲所吸引,一脸崇拜的听着李老师讲课,“老师!雍正皇帝又不是没有儿子,他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女儿继位啊?”有学生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这句话立刻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目光都看向李老师。
李老师笑了笑,解释道:"官方的说法是雍正的三个儿子都不争气,雍正怕自己如果把皇位交给他们的话,没过几年清朝就要灭亡了,而雍正又不愿意让自己的侄子继位,迫于无奈才选择了盛平皇帝。”
“那不官方的说法是什么呢?”有学生追问。
"民间的说法是雍正皇帝爱重孝宸宪皇后,担心他自己的几个儿子上位后,会对孝宸宪不敬,所以想让他们二人的女儿继承大统,这样一来,孝宸宪皇后也不用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了。”
“哇,看来雍正皇帝很爱他这个皇后喽?”
"是呀是呀,据说,孝宸宪皇后死后,雍正皇帝吐血昏迷,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
"真是太可惜了......"
“是的,有情人难以白首,确实是很遗憾。"
李老师接下来继续说了一番,“接下来说回盛平皇帝,因为自身是女性的原因,盛平皇帝非常能体会到女子的不易,在当时的社会,民间女子流行着一种缠足的陋习,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屡禁不止,这种风气影响到了旗人,盛平皇帝直接下令废除这种陋习,一旦发现民间有私自缠足者,其女子的父亲及丈夫都要被处拘禁十五日的刑罚。"
“为什么女子缠足,要惩罚她的父兄呢?”有男生问道。
“你傻啊,你真当那些女人愿意缠足啊,还不是当时那些男性畸形的审美观念害的吗?"有女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鄙视的看着那个问话的男生,“不罚他们罚谁?我还觉得罚轻了,应该让那些男人也尝尝被缠足的滋味!”
"这倒也是!"有人附和。
"好啦好啦,我们接着讲盛平皇帝。"李老师笑着打断了大家讨论的话题。
"还有就是盛平皇帝非常鼓励女子读书、改嫁以及出门做工,同学们要知道当时的社会程朱理学十分盛行,女子讲究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甚至有很多衙门家族,为了能获得朝廷下发的贞洁牌坊,不惜迫害那些可怜的女子!”李老师义愤填膺,“盛平皇帝特设女子科举,没有身份限制,哪怕下九流家庭出身的女子一样可以科举,鼓励那些有知识的女性出仕为官,为社稷效力!"
"盛平皇帝曾说‘只有让女子掌握权力,才能改变女子被压迫的命运。'"
“我还记得《儒林外史》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当时第一批女子考完试后,有很多男举人感到不服,跑去紫禁城的宫门抗议,他们认为女子考试的试卷简单,根本不值一提,觉得女人怎能和他们一样站到朝廷上与他们平起平坐,后来盛平皇帝将这些男举人和那些女子凑到一起考试,谁知道那些寒窗苦读十几年的男举人还没能考过女子,前十名中有六位都是女子,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此以后女子的地位便一日比一日高!”金叶侃侃而谈,对于这些历史小故事信手拈来。
“是啊,还因为当时许多女子外出务工,促进了当时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清朝的资本主义迅速兴起!"有同学补充,“华夏也成功搭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盛平皇帝有太多的丰功伟绩了,包括但不限于她取消了满汉不通婚的规定、推动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了以身作则,盛平皇帝将自己的姓氏汉化为金,还立了一位汉人男皇后。”李老师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瞥了一眼坐在最前面的金叶,“不过也多亏了康熙、雍正、盛平三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才能有这么幸福的生活!”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你们回去了以雍平盛世为为主题,写一篇三千字的论文给我,回头让学习委员收起来交给我!”李老师推了推自己的眼镜框说道。
"是!"同学们齐声答道。
“金叶,你留一下!”李老师喊住准备离开的金叶。
"老师,您找我有事吗?"金叶礼貌的问道。
"恩,市里为了感谢你们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做的贡献,特地给你们做了一面锦旗,还有奖金拿!"李老师一脸笑容的看着金叶。
“这就不用了!”金叶不好意思的拒绝道,“我其实也没干什么,反正那些资料刚在我们家里也是浪费,还不如贡献出来呢!”
"金叶同学,不要推辞,这可是我们所里领导的一片好意,你就别推辞了,快收下吧!"李老师坚持道。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见李老师一副坚持的模样,金叶也不再推辞,爽朗的笑了两声,就收下了锦旗。
"好了,你也先回去吧,清东陵的几座陵墓渗水严重,我得赶紧去看看!”李老师吩咐金叶道。
"好的,老师慢走。"金叶笑着目送李老师离开教室,随后自己也慢悠悠地走出了教室。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春去秋来花落人各不同。
竹稚子下个世界写什么我还没想好……你们想看什么?
竹稚子实在不行我打算写知否二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