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价
人物判词
《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八,画的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判词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里是指惜春,《红楼梦曲.虚花语》也作了类似的提示。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书中评判
惜春是贾府四春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其号“藕榭”。她是贾敬之女,贾珍之妹,母亲早死,父亲又出家修 道,所以她留在贾母身边,同三个姊姊在一起。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爱护,是一个命苦的“小姐”。第3回通过黛玉的眼睛写她“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惜春一生的命运、结局,在第5回所写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已作了预示。小说中写道:
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贾惜春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在《虚花悟》曲又写道: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除了判词、图画和《虚花悟》曲之外,《红楼梦》中还有多次暗示性的描写,表明惜春最终是出家修行。
(1)同小尼姑智能儿玩耍时曾说过将来剃了头发出家修行;
(2)第22回他写的灯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这是“佛前海灯”,含有看破红尘、遁人空门之意。
同众姊妹相比,惜春最不善于诗词一道,全部小说中除了那首“佛前海灯”之谜外,在题大观园时他写了一首《文章造化》,诗意平平而已。后来就几乎见不到他的大作了。他喜欢绘画,被贾母指定画大观园图,但论绘画的知识还不如宝钗。他与妙玉合得来,有时到妙玉处下棋,可能在棋艺方面算是不错了。他年龄小,性情孤介、心冷口冷意冷,对繁华的生活并不十分留意。

贾惜春
惜春一生在“悟”字上颇下了点功夫,也终于悟出了一点人生的“真谛”——正如《虚花悟》曲中所唱的词儿那样。但是,惜春的“悟”不是“顿悟”,而是在贾府由盛到衰,三春相继去尽中逐渐“觉悟”的。这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就是“悟”。判词和曲中所说的“堪破三春”,就是他的姐姐元春、迎春、探春的悲剧结局,使她认识到人生纵有“桃红柳绿”也是好景不长。贵如元春,身为贤德妃,竟是关在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偶有一次“省亲”,以泪洗面,强作欢颜而已,最终逃脱不了一死的命运。二姐迎春,一生懦弱,恰又嫁给了一得势便猖狂的中山狼,终于被虐待而早亡。三姐探春可称女中丈夫,志大才清,可又是一番风雨路三千,远嫁他乡。三个姐姐的不幸而去,给惜春的打击非常重。尽管小说中没有写她如何评论,发何种慷慨,但从书中的有关情节中可以看出,这位性格内向、孤僻的小姐心灵深处应是颇多感叹的。
贾府虽然是国公之家,功名富贵奕世,但在内外矛盾斗争中终于大厦将倾,油灯将灭。惜春是亲眼目睹者,她从现实的生活中看到你争我夺的丑恶现象,令她心意灰冷,感到生活的无趣。这是古往今来许多大家子弟中常可以见到的一种现象。不久前,台湾报纸上报道了一位留美的“高干”子弟入了佛门,许多人不理解。其实,愈是在这种“高干”或是贾家那样的家庭中,愈对世事中的丑恶感受愈深愈愤。出走是一条路,出家绝于红尘也是他们选择的一条路。第74回写“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时,赶走了入画之后,惜春与尤氏有一段争论,尤氏还以为“四丫头年轻糊涂”,惜春说道:
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又说: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作自了汉”。所谓“自了汉”,就是说只能自管自身。所以她说:“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在这样的时刻,惜春彻底心冷了,悟透了!
在《红楼梦》第115、118回中,惜春终于下定决心,完成夙愿,出家了。

贾惜春
刘心武说
书里说惜春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他们的父亲贾敬,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住到城外道观,基本上不再回家了,连家里人给他过生日,都坚决不回城,只在除夕祭宗祠的时候,短暂地回来一下。书里没有出现贾敬的夫人,估计是已经过世了,也没有贾敬的姨娘出现,或许有,但略去不写,惜春大概是贾敬原配所生,说是贾珍胞妹,应该是他们既同父也同母的意思。书里说贾母爱女孩,把惜春也接贾惜春到荣国府,放在眼皮下来养,应该是真实生活中,曹寅夫人李氏实有的一种情况。书里前面说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到八十回结束,她应该也还不大,但是,第七十四回为她立正传,“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却发现,她思想早熟,出语犀利,看破一切,义无反顾。
惜春的结局是出家为尼,第五回关于她的册页,画上是一座古庙,判词里最后一句是“独卧青灯古佛旁”;高鹗续书,说贾家后来一切恢复如初,她就在栊翠庵里取代妙玉——要是真那么消停,她也不必入太虚幻境的薄命司册页了。我前面已经分析过,栊翠庵是元春省亲时才盖起来的,非古庙,无古佛。八十回后,应该是在贾家第一次被皇帝抄家前夕,惜春先知先觉,出家为尼。后来虽然可以到古尼庵里去投宿,但每天过的是缁衣乞食的生活,缁衣就是黑颜色的衣服,她穿一身黑色尼姑服,沿街化缘乞食,孤独而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