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最不能猜测的是人心。就像是,站在四野苍茫之中,去读懂一缕风的去向,读懂一朵花的馨香,到最后,也仅仅是读懂了自己的哀伤,和这人生,是一般的绵长。我把哀伤写在文字里,自己读自己解,最后和文字一起长眠。——前言
相较于灯火通明,我更喜忐忑的烛影,在竹风穿庭后,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为一个走过的少年动了心。繁华与荣耀皆是刹那,谈笑间灰飞烟灭,是对人生张弛有度的驾驭。
我只是一晌贪欢,偷喝了岁月的一杯烈酒,便醉得人事不省。时光不惊,余生无恙,泛起的涟漪,终会恢复平静。你可知那些刻薄文字背后的深情,冷月下寂寞无主的风花,在时光的雕刻下,入骨三分。
也会有那么一些时刻,厌倦了所有表达:懒得倾诉,不愿解释。文字,说话,一切用以外化内心的手段都被搁置。每到此刻,我都想往灵魂的更深处行走,窥探那些终年不与人见的感悟和发现,再用它们填充自己正在干涸的内心。这个轮回里的成长,我将之命名为心的沉淀。
我想,每一段流连于指尖的文字,都隐隐约约埋伏了笔者的脾气。飞瀑直下,喷涌的是侠肝义胆的迅疾。而细水长流,婉转的却是至阴至柔的太极。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有气质的。文主为人处世的气质,都通过文字写作体现了出来。而关注并和你互动的,一般也是具有同样气质的人,你言语犀利就吸引犀利的人,你性情温和就吸引温和的人。哪怕离得再远,他们也会辗转被吸引过来……文字如人,人如文字?
驾驭文字真的是一种天赋,后天再以勤补拙,也难以跨越——我现在有个毛病,总说真话。我一向以写字自傲,于不经意间,给到人某种悸动和触碰。在愈加浮躁与碎片化的读字时代,文字可以让你稍稍沉一下心境,然后回望一下我们路过的紫陌红尘,也许,那就是我们理想生活所在,只是,通常我们蒙然不知罢了。
时而落笔人生感悟,时而挥刀痛斩工作压力,时而是对感性的认知盘剥理性地剖析,而有时则是精致勾勒种种美好的点滴。有时,甚或连自己都难辨是偏爱萧瑟秋天的寡欢,还是盛夏艳阳的晴朗,信马人生,我向来脱缰不拘格式。
或许更惯于山穷水尽时,苦苦寻觅那一抹峰回路转的柳暗花明。寥落天涯,任由心中流淌的源泉不知所起,亦不知所踪。字解人生,执念成痴,我用心浇灌眼前的苟且,亦再恳花田培植远方的诗意。可这又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强行登陆自己的情绪的诺曼底,无关胜负,我依然对自言自语深深着迷。
文字放在夜色里,微微清寒,有时候,心情就像这季节的雨,那倏然生成的莫名低落,忽远,又忽近,似萦绕在心上的烟云,袅袅复袅袅,说不得,做不得,只于清寒里掬起微温的暖意,安然静默。夜微凉,心柔软,大概每一窗灯火里有一个遥远的惦念,美丽了尘缘。无论怎样的心境,依然爱恋那份诗意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