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日很暖,晨起时阳光照在窗前,暖融融的感觉在身,不觉间冬天就要远去了,春日的眉角已然开启。晚晴读诗,书灯伴月,虽孤独却也温婉。更深夜静人不寂,几行簪花小字,拨开疏柳淡烟。纵马长歌的心,亦供养文艺的情怀。——前言
春水迭起,漫天云烟无寄处,落于指尖竟华章。坦白的说,我不大有勇气将自己剖析得肝胆俱露,鲜血淋漓,那样子就仿佛一丝不挂行走于薄情的人间,而这俗世从不缺在他人疮痍里徒手挖掘优越感的人。
冷暖自知,众生自渡,这花花世界闪烁着诱惑的霓虹,假如你无法自律、自持、自爱,便不该去谴责灵魂对肉体的出轨。我曾尝试过去宽宏,甚至一次次打破自己的下限,但都颓废于自己始终败于黑夜的辽阔。
我宁愿在如水的长夜,守住自己的孤独。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能守住孤独的人,一定是云在肩头;敢于守着孤独的人,一定是住在云端。这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
相反,孤独就是生于烟火气里,它躲避俗囿的刀光剑影,挥袖纠葛的腥风血雨,逃离欲念的千军万马,也背身时光的铁马冰河,披孤独的衣,走孤独的路,任雨一下一千年,雪一落一千年。
人到中年,我们早已了解,独身是寂静的,但婚姻也常常是孤独的,我们总是免不了迁就自己、原谅自己,但同时也渴望被别人需要。很多时候,不会随便撩,只想好好聊。面对真正喜欢的人,能接受不在一起生活,而是一起活着就好。成年人的感情生活,就是像独身一样自由,像已婚一样寂寞。
选择了自由,就得忍受孤寂。本质上,都是孤独的。要实现自由,首先你便要放弃一切害怕的权利。要学会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尤其是情绪方面。如果太习惯通过倾述和作伴解决情绪上的问题,最后只会逐渐陷入越来越觉得寂寞的绝境——因为情绪问题是永生的。倾述和作伴固然很好,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对另一个人的索取。孤独是一种奋斗的常态,而寂寞却是一种软弱的病态。
我已经习惯了,情绪不好的时候的时候立即穿鞋出门散步,寂寞的时候起身去开一瓶红酒,念念不忘的时候赶紧翻读一本好书,沮丧的时候洗一个漫长的热水澡然后上床睡觉——我允许我偶尔的伤感,但任何时候,我绝不会可怜自己。 我不因孤独而感觉羞耻,不因羞耻而假装坚强。承认自己的缺失,拥抱自己的收获,爱惜自己,而不是可怜自己。最终一切残酷之后,都另有某种安慰。
人生就是一场独白。相信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一个独白的声音,把这个声音找出来,其实比对话重要。反而挤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个体都走不出去,变成一种捆绑,变成一种巨大的拖累。
有些人终生都会与孤独感为伴。他的迷离、脆弱、离群索居,都是他愿意维持的常态,亦是他非凡魅力的来源。而常常感到孤单的人,最容易被带着孤独感的人吸引,错觉彼此可以相互拯救。孤单的人尤其容易被孤独的人偶尔表现的依赖一击即中,从而赔上自己一生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