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寒云的銮驾回到皇宫,第一件事就是找司音,她这么久不见司音,司音不得担心坏了?
“臣侍给陛下请安。”
“请什么安,快起来。”柳寒云一把拉起行礼的司音,抹开司音脸上的泪水,“怎么还哭了,朕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
“陛下去了这么久,边关那么苦,陛下都瘦了。”司音的小脸蹭了蹭柳寒云的手,丝毫不介意她身上的血腥气。
“这就是陛下您的小老婆,感觉也不怎么样嘛。”
这种时候北冥煜又从人群里探头忍不住又嘴贱了一波。
“要不要女皇陛下您考虑一下我?”
“陛下...您。”
在司音水汪汪大眼睛的注视下,柳寒云狠狠的给了北冥煜一个眼刀,拉着司音就要走。
“唉唉唉,陛下您等等我啊!”
宫里早早的准备了庆功宴,就等着晚上给她们接风洗尘。
“陛下,臣侍为您绞发。”
乾清宫里,柳寒云早早的就泡在温泉池子里,全程由司音给她梳洗。
司音在背后为她绞干湿发,柳寒云伸出手摸向背后人的发尾,道:“司音瘦了,这些日子又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臣侍担心您与边关将士的安危,日日都在宝华殿祈福,为国祈福自然是要茹素,不可见荤腥。”
“你啊你啊,朕御驾亲征是对自己的实力心中有数,但你身子本身就虚弱,不可马虎。”柳寒云从背后抱住司音,轻声安抚道。
“嗯...”
若是柳寒云这是回头看,定可以看到司音红着眼圈,眼中含泪的模样。
陛下的后背上有一道疤,疤痕哪怕好全,但依旧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陛下在战场上的凶险。
等到绞干了头发,柳寒云坐在铜镜前,司音为她描眉上妆。
“陛下今日想要画远山黛还是落尾眉?”司音手里拿着青雀头黛询问。
“嗯...啊?那就落尾吧。”柳寒云望着铜镜里的司音一时间看痴了,竟有些没听清司音问了些什么。
“陛下光顾着跑神去了,哪里还能顾及到臣侍啊。”司音嘟着嘴表示不满,“陛下~您是不是看中了那个北冥王了,是不是要纳北冥王进宫。”
闻言,柳寒云有些诧异的回望司音。
司音变了,从一开始的小心谨慎,就连睡在乾清宫的龙床上一整晚都是小心翼翼,不敢僭越半分。
而现如今变的开朗明媚,还会撒娇求关注,行为处事也变得落落大方起来。
在原剧情里,司音一辈子除开大婚跟被推翻时才见过原主两面,给原主留下的映像就是一个老实本分、安安静静的人。
不是说这样的变化不好,而是太好!柳寒云喜欢这样明媚鲜妍的司音!
“怎么会这么想?”
“陛下将那个北冥王带进了皇宫,还让他住进了长乐宫,不就熟想让他做你的妃子吗?”
司音越说越委屈,眼眶中的泪水决堤,吧嗒吧嗒,金豆豆全掉在柳寒云手背上。
长乐宫?
柳寒云一脸问号,她从来没有给北冥煜安排,更没有安排在长乐宫啊!
柳寒云无奈的抱住司音,亲了亲司音的脸颊,道:“朕从未给北冥煜安排什么宫殿,都是底下人揣测朕的心意,朕可从未打算纳北冥煜做朕的妃子。”
“朕会封你做朕的君后,唯一的君后,好不好?”
柳寒云从妆匣里找出在云炎镇买下的水晶簪子,斜斜的插入司音如同绸缎丝发间。
“这个簪子是朕刚到边关的时候就给你相看的簪子,虽不是什么华贵奢靡之物,但这颜色衬你,朕就买下来,专门送予你。”
这是柳寒云在经历了无数个元会,第一次对喜欢的人告白。
她的心意告诉她,喜欢司音,喜欢...司音的每一个动作。
一开始接到照顾好司音的任务后,柳寒云起初是不以为意,但是后来,在慢慢的相处过程中,柳寒云渐渐对这个默默隐忍但有着小脾气的男子上了心。
哪怕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修为,没有恒久不变的寿命,甚至容貌也不是上上,但她柳寒云就是喜欢!
面对一国之君的真挚告白,司音的表现明显有些手足无措。
“臣侍...无才无德,不敢得以陛下厚爱。”
柳寒云叹了一口气,蹲下身来与他对视:“朕的父君同样没有傲人的身姿样貌,没有远超常人应有的家世背景,但母皇依旧深爱着父君,有这个就足够了!”
“但...但是,我...”
司音唾弃今日自己的胆怯,明明他最想得到的帝王爱,在今日一一实现,但为什么他要退缩!
以前陛下在东宫时就对着他爱搭不理,大婚当日也是去了叶庶人那里,甚至从来没有给过他一点点作为妻子的爱护。
现如今在面对陛下的独宠,面对陛下炽热的心时,他却想逃走,这一切太不真实了!
原来陛下也会对他这么好这么在乎吗?!
“请司音答应我,做柳寒云的挚爱。”柳寒云与司音对视,眼中含蓄但炽热的爱意将他全全包裹,“好吗?答应朕!”
司音点头,声音细弱蚊蝇:“嗯。”
“陛下驾到——”
“慧淑贵君到——”
洗尘宴上,柳寒云牵着司音的手,一步一步迈进正殿。
在宴席上的文武百官面前,柳寒云带着司音坐上了代表君后的座次。
虽然百官知晓,这位二字封号堪比皇贵君的男人会是未来君后,但他现在毕竟还不是君后,不是君后就坐在君后的位置上,这是明目张胆的偏爱。
来自以为帝王的偏爱。
一时之间众位大臣再次感叹,这位女皇跟她母皇,乃至天临的历代帝王一样,都是个痴情种!
宴会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气氛逐渐要推向高潮部分,柳寒云掏出了进官加爵的圣旨。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天临的栋梁之才,是开拓天临万世永昌的基石,此次多亏了边关将士的英勇奋战,浴血杀敌,才有了这一次的安稳太平。”
“苏尚,宣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