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府
萧北辰七姨,我想让可卿妹妹一周里抽出几天帮我补习功课
萧书仪什么玩意?哥,你要补习功课,你认识几个大字啊?
萧北辰很多
七姨老三,这可卿平时就很忙你别开玩笑啊!
萧北辰七姨,平时你们非逼着我学今我自个儿提出来你们怎么还唱起反调来了?
徐可卿七姨我就那点皮毛,怎么能交别人呢?
徐可卿我觉得三哥若真心想学习,杭景算是个才女就可以教你,何必为难我呢?
萧北辰妹妹不肯教我是瞧不起我这个学生了?
七姨老三,那你可得答应七姨既然你让可卿给你补课每天都得上课,得坚持!
萧北辰一言为定
徐可卿
徐可卿七姨,我自己都还是个学生呢,怎么能教三哥呢,也不好耽误了三哥的功课!
萧北辰唉,妹妹此言差矣,你说说我上哪找你这么有才华的老师去?
徐可卿可卿学艺不精实在教不了!
七姨可卿,我看你就带带他,就当帮七姨和你萧伯伯好好管管他!
萧北辰择日不如撞日,就这么定了,从今开始吧!
视角转换
徐可卿
徐可卿你到底想干什么呀?有意思吗?
萧北辰瞧妹妹这话说的,我跟你说啊,我们学校里那帮老古董们讲起课来那是一板一眼真心让人听不进去,现如今家里面住了这么好的一位老师,我那是一心求学,绝无他想!
徐可卿绝无他想?三哥这话自己信吗?
萧北辰唉,不是来,你先坐下!
徐可卿那好,三哥想问什么?
萧北辰是这样前些日子呢我们的国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跟深秋有关的诗词,但是呢明天就要交,现在这事着实让我头疼的很!
徐可卿深秋题材有很多,比如写深秋的景色,深秋的硕果,深秋的节庆。这样吧,你先看看诗集,找找灵感!
萧北辰三哥记忆不好,突然想起来那柜子里还有注释,你帮我找出来,这诗词我自己先研究着!
徐可卿走到柜子旁拉开,里面却是满满的一柜衣服

徐可卿三哥你这是做什么?
萧北辰小小心意,还望妹妹喜欢
徐可卿对不起我不习惯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萧北辰瞧你话说的,此前是我唐突了妹妹,这个是赔礼道歉的,你不接受,那便是不原谅我了!
徐可卿既然三哥有心,那我就不再推辞了!
萧北辰妹妹若是喜欢,日后我大可天天都送!
徐可卿既然三哥为写诗头疼,那我就为三哥写一首诗以示感谢!
萧北辰你为我作诗啊?
萧北辰走后
徐可卿素兮,你过来!
素兮怎么了小姐!
徐可卿拿出了萧北辰送的衣服
徐可卿这些都给你了!
素兮啊?小姐这不合适吧?
徐可卿,拉起了素兮的手
徐可卿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我从小一起长大,名义上是主仆实际上我确是拿你当姐妹的,我担得起你就担得起!
视角转换
素兮小姐,上次我去给少爷送东西,看见他在码头帮难民搬粮袋,那粮袋可沉了,他搬了一下午,手都磨破了
徐可卿坐在床边,听着素兮的话,嘴角不自觉地弯心里满是为有这样的的哥哥而骄傲
徐可卿
徐可卿他向来这样,看着严肃,其实心细得很。
徐可卿我记得,上回他为了租界内中国学校的权益,同英国领事争论了许久。等他回来的时候,嗓子都沙哑了。还说读书人得守护住读书的地方呀,不然孩子们都只能去学洋文,进而忘却了自己的根脉。
这话刚好被门口的林杭景听到。她本是来送刚抄好的诗词注解,手里还捏着那张写满字迹的纸,听到“护中国学校”“帮难民”时,脚步顿住了。秋风从窗外吹进来,掀起她的衣角,她悄悄往里看了眼,见徐可卿正拿着件徐光耀的黑色大衣,眼神温柔,想来是想起了之前图书馆见徐光耀的模样,心里竟莫名觉得,那个能为孩子争学校、为难民搬粮的军官,或许真的和寻常军阀不一样。
林杭景可卿,我把三哥要的诗词注解抄好了。
林杭景把纸递过去,目光落在徐可卿手里的诗集上
徐可卿这是我哥昨天落我这儿的,你也喜欢?
林杭景接过诗集,指尖触到泛黄的书页,轻轻抽出夹在里面的便签。阳光落在纸上,“秋深霜重,需守山河;难民无家,需暖三餐”十六个字赫然入目——字迹没有文人墨客的娟秀,却透着股苍松立峭壁般的沉稳劲。她忽然想起《诗经》里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眼前仿佛浮现出徐光耀在码头搬粮、跟领事争辩的模样,心里愈发清晰:这人守的从不是地图上冰冷的疆土。
林杭景能把“守山河”和“暖三餐”放在一起的人,确实不多见。一般军人只说守护疆土,却忘了疆土上的百姓。你哥哥……倒是真的与众不同。
林杭景在这乱世之中山河是骨架,人间烟火才是血脉。作为军人不仅要守江川河流,更要守炊烟里的安稳、粮袋里的暖意
徐光耀当初写这十六字,从不是故作清高。乱世里人人喊“护国”,多数人只把“国”说成金戈铁马的战场,他却记着码头粮袋里能暖难民的米、学堂里能安孩子的书。他曾叹过“钟期已逝”,以为没人能懂这份“不把山河与烟火分开”的执拗,却没料到,会有这样一位姑娘,从短短十六字里,读懂他藏在铁血下的柔软。
林杭景把便签轻轻夹回诗集,抬头时眼里多了几分真切的认同
林杭景你哥哥的心里,装着的不只是徐家军,还有这乱世里的寻常人。
徐可卿他总说“守土先守人”,以前我还不懂,现在倒觉得,这话比任何豪言壮语都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