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商的戒备之心极重,但内心,极需疼爱。你小子若能时时刻刻发自真心对她好,她是会感知到的。”
程止这话,已经是在点自己了。楼垚笑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就在这时,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了悦耳的歌声。
歌词里唱着“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桑蚕,采桑东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唱的是两汉时的陌上桑,想不到在这里还能听到这样曼妙的歌声。
被歌声吸引而来的明兰开口问道:“何人在歌唱?”
“见过女公子,我叫阿妙。”
明兰看着眼前的武婢,这人是桑舜华手底下的人。桑舜华在听到明兰说想要出门走走散散心时,便将自己手底下的几个武婢都派给了她。
“没想到阿母为我找的武婢不仅功夫好,歌声也如此美妙。”
桑舜华笑着对明兰说道:“你阿母给你的,自然是最好的。”
突然头顶的上空传来一声鹰啼,吸引了明兰的目光往天上看去。
虽然隔得那么远,可是依旧能够看到在那空中的老鹰的身量不小。
明兰看着那天上的鹰,眼睛都是亮的,“我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鹰,能自由展翅,天地浩大,不被束缚,随心翱翔,真是让人羡慕。”
桑舜华脸上带着笑意,“以后,你会看见更多的。”
楼垚站在一旁,他还是第一次在明兰的脸上看到这样的神情。原来,这就是明兰所向往的生活。
其实明兰口中刚刚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他所向往的生活。
能够自由自在,不被束缚,不知是多少人向往的。
又过了两日,他们的车队总算是进入兖州地界。可是在去往骅县之前,程止提出打算绕道前往清县去拜望故人,可是在遥遥相望城门时,却忽然脸色大变。
因为在往年这时候,清县城外挤满络绎不绝的商队,挑担来卖收成的农家,硝好兽皮来估的猎户,以及零散来寻亲寻路的外乡人,可眼下城门紧闭,门前不仅没有民人,连个卫卒都不在,实在是过于蹊跷。
“不对,情形不对。”程止满脸的严肃,“夫人,你和嫋嫋速速回车上径直前往骅县。”
桑舜华见程止严肃起来也知道现在的情形不对,脸上满是担忧,“那你呢,要独自进城吗?”
“清县怕是出事了,我得过去看看。”
桑舜华听到这话更加不同意让程止独自前往,“不行!那我跟你一起去。”
“夫人,城中若是无事你们进来无妨,倒不如轻骑数人来得进退便利。我只要一名家丁前往即可,行动也方便些。其余的家丁跟武婢留下来护卫你们。”
程止说完这话,看向一旁的符登,“符登,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