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大老太太请孙、盛两家的族长耆老,和孙家母子,齐聚一堂,要了结这件事。
而本县胡知县也来旁听,盛家众人除了老太太和明兰,皆是诚惶诚恐的起身相迎,这大概是他们生平能见到的最有权利的官了。
“老夫人客气了,若非盛兄写信相告,在下还不知道原来本县还住着郡王爷的亲人。”胡知县表情十分和善,就像是到朋友家里做客一样。
天知道他接到清河郡王的来信,有多激动!
这可是一品大员、皇后生父的来信!!!
难道是自己的政绩已经传到郡王爷哪儿了?
怀着激动的心、用着颤抖的手,揭开信件一看。
哦,原来是郡王爷也一门亲戚,在自己管辖范围出了点小问题,希望自己能帮着解决一、二。
胡知县仔细看了,这件事情其实不怎么复杂。谁对谁错,照着《宋刑统·户婚律》一看即知。
只是盛家要脸面,希望这件事低调处理,所以才找自己帮衬一、二,免得孙家狗急跳墙。
说起孙家,胡知县脸皮都抽了抽。
他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人家。
当娘的像个珠宝架子,每天带七、八根朱钗,晃人眼;做儿子的,又自以为学问很高明,来自己家喝酒,什么都没带,还占用自家的纸笔墨砚写题什么字。
他要是想找人题字,什么样的好字没有,哪有一个醉汉写的歪七扭八的字。
之前是看在盛家的面上没跟他计较,现在……呵呵!
胡知县冷淡的瞥了孙家母子一眼。
这对母子大摇大摆的上门姿态,在看到半屋子的人后有些顿住。在座的不是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便是两家人的长辈,再一扭头,竟然看见本地的县太爷也在,旁边还跟师爷和两个录事,才渐渐有些不安。
进过一盏茶,盛维扫了一圈堂内众人,一拱手道:“今日请众位父老到此,便是要议一议小女与孙家姑爷的之事,家事不利,请诸位莫要见笑。”
孙志高一看这架势,心道:莫非你盛家仗着势大想要逼我就范不成。
想着先下手为强,便冷哼一声:“岳父大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志高忝为孙家子孙,如今二十有五尚无子息,实乃不孝。现家中妾室有了身孕,正是孙家之喜,内人自当妥善照料,岂料她竟妒忌至此,不肯容人,岳父大人深明大义,当训诫她一二才是。”
盛维听他如此颠倒黑白,不禁一股气上涌。
但孙志高不说没事,一说师爷就抓住了他的错处,“这话可就错了,根据本朝律法“功成受封,得备八妾”、“官员一妻二妾”、“庶人一夫一妇”。敢问孙姑爷官居几品?就敢妄纳妾室?”
他口称‘孙姑爷’,显然是把孙志高当成是女方家的附庸。
孙志高脸皮涨红,他好歹有个秀才功名,自然不会连一点律法都不懂。只是他没想到商贾起家的盛家,会请专人来处理。
分明是把家丑摊在外人眼底。
孙志高恨恨的瞪着畏缩在母亲身旁的淑兰,如此妒妇如何堪为孙家媳妇。
子非鱼感谢小伙伴“Sina_328706649”为本书开通的1个月会员,现在奉上加更章节!

子非鱼在古代也不是想纳妾就纳妾,想纳多少妾就能纳多少妾的。只是说你有钱、有特权,偶尔可以踩着法律的底线,大家就当不知道。
子非鱼孙志高是秀才,但不是官身。正常来说是不能纳妾的,但是一般人,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也不会管他纳不纳妾。
子非鱼真要管了,这确实是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