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一个老教授讲的。
他在1980年8月,跟随一个神秘的考察队进入到罗布泊,目的是寻找到一个失踪的科学家,以及一枚玉佩。
是的,那个科学家就是彭加木,所谓的玉佩,就是传说中的双鱼玉佩,以及神秘的镜像人的传说。
他说,他是一个生物学家,主要研究生物的无性繁殖,以及动物细胞分裂等,其实和沙漠探险、罗布泊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那一天,正在研究所的他,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让他马上放下手头所有工作,马上加入一个科考队,前往罗布泊。
加入科考队后,他才发现,这个队伍非常古怪。
首先,它集合了各种专家,有的是古生物研究学家,有的是考古学家,还有的是地心生命研究专家,完全都是不搭界的各个行业带头人,基本上没有任何交集,却都莫名其妙地被征集到了一起。
其次,这次队伍并不是中科院或者其他研究所牵头,而是军方牵头,足足有上百名士兵荷枪实弹保卫着他们,而且他们的装备、武器和普通士兵完全不同,每个人都是冷冰冰的,看起来像是石头一样。
最后,队伍中还有不少“江湖人”,这里的江湖人指的是民间高人,有江洋大盗,有手怀绝技的盗墓贼,还有堪舆大师,周易大师等,有人穿着道袍,有人穿着长袍马褂,还有人穿着笔挺的西装,让人感觉这支队伍不伦不类,简直嘀笑皆非。
后来他才知道,为何要征集那么多奇人异士,因为他们要完成的根本就是一个非人的任务。
他们先坐军机到兰州,然后赶到敦煌,从阳关正式出发,经过玉门关、汉长城遗址,到达雅丹后,正式进入罗布泊无人地区。
所谓的罗布泊,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它东抵北山,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南分别以阿尔金山前山带,库姆塔格和库鲁克塔格山为界。
但是大家常说的罗布泊,单指塔里木盆地最低处,由第四纪以来的冲积、洪积、湖积和风力堆积物质所覆盖。它曾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漂移湖,是塔里木河、孔雀河的归宿,后因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下游断流,湖泊逐渐干涸,留下了 奇特的雅丹地貌和别致的鱼鳞状盐壳,这里气候极度恶劣,高温、狂风、流沙、怪物, 每一个都能要人命。
虽然我们装备齐全,但是在进入大沙漠第二天开始,所有的车辆都没法用了,只能下车步行。
这时候,我们才感受到罗布泊的残酷。
地下全是流沙,太阳出来后,地表温度能接近八十度,别说鸡蛋,连肉都能烧熟。当时部队里还派来了警犬,结果警犬放出去后,竟然被烫的用三条腿走路,尽量保持一条腿在空中。
只要有太阳在,我们绝对不敢出门,都藏在帐篷里。可是帐篷里也很热,蜡烛还没拿出来,就融化了,连皮鞋都干燥的变了形。
最可怕的是,因为温度实在太高,食用水放在铁桶里,几天颜色就变成了酱油色,臭气熏天,连骆驼都不喝。
这时候,我们队伍里的那些奇人异士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他们有的人懂风水堪舆,夜观天象,根据星空定位,还原了古代水道,盗墓贼则通过周围被发掘的古墓,研究出相关古道流向,在我们顺着干涸的水道又走了二天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水源。
这时候我也发现,这支队伍并不像是在寻人,而是像在寻找什么地方。
在来之前,我们也都拿到了一些资源,关于彭加木失踪的。
实际上,他失踪的非常神秘,几乎说没有理由。
他是在1980年6月17日失踪的,失踪前,他向马兰基地前沿指挥部“720“发出了求救告急电报:“我们今天20点到达库鲁库多克以西大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请求紧急支援油三百公斤,水五百公斤,现有的水只能维持至十八日。请转告乌市扑获一头小骆驼。”
但是,罗布泊其实并没有一个叫库鲁库多克的地方,只有一个库木库都克。
后来,在“720”指挥部收到电报,并回电同意送物资,让他们就地待命,并要求报告大本营坐标和地形特征后,彭加木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据其他队员说,彭加木是觉得用直升机送水,成本太高,决定要自己出去找水源,然后就此失踪。
他失踪前,留下了一个字条,上面用铅笔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17/6.10:30”……
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字条上原本写的“6月16日”,后来被人改成了“17日”。
虽然日期只差了一天,其实可能隐藏着天大的秘密,也包括了他的死因。
我们在补充了水源后,又继续向沙漠腹地挺进,干涸的古水道两旁,到处都是枯死的胡杨林,被风吹成了一个很怪异的造型,一排一排的,在大沙漠中纵横飞舞,看起来非常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