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时间,仿佛在指缝间溜走。
贺峻霖的留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
图书馆文学馆的灯总是开到深夜,他伏在桌前敲打论文的画面成了导师和同学眼中的日常。
他的研究进展顺利,甚至因为几次小型发表会上的出色表现,收获了学术界不少前辈的认可。
可每当他停下来,看着窗外陌生的街景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个熟悉的人。
“距离毕业不到半年了。”他站在阳台上,掏出手机翻看严浩翔的聊天记录。
近几个月,他们的交流愈发稀疏,彼此的日子都过于忙碌。
而在千里之外的国内,严浩翔的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严浩翔的团队已经对外宣布了他们的新项目。
这是一款融合情感与冒险元素的游戏,宣传点围绕着“久别重逢”展开。
测试阶段的玩家反馈很不错,而严浩翔的策划理念更是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评价。
“这款游戏未来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作品。”导师看着报告时对他说,“你策划的情感线是核心,玩家被它感动的同时,也会对团队产生更深的认同感。这种设计思路,非常成熟。”
严浩翔感激地微微点头,可心底却泛起了复杂的情绪。
游戏的灵感来源,他一直没有和团队提起。
游戏里那两个角色,一个少年穿着简单的道袍,配色很像高中的蓝白校服,手里握着一把木制的短剑,另一个则穿着蓝白运动装,身上挎着一个小书包,活泼而充满朝气。
这些设定,源自他和贺峻霖的青春记忆。
高中时,他们在那款游戏里度过了无数个夜晚。
他们在虚拟世界中打怪、做任务、并肩而战,彼此用游戏角色的名字呼唤对方,就像他们后来恋爱时的昵称一般。
而这一次,他把那些青春的碎片重新拾起,融进了新作中。
游戏里的场景设定也包含了他们的回忆:比如地图中的“流星岛”,取自他们第一次约会时一起看流星雨的地方;还有“晨曦湖”,是高中时候两人常去的那个人工湖。
严浩翔看着这些熟悉的画面,时而感到温暖,时而又觉得心酸。
有几次,他犹豫着要不要告诉贺峻霖。
“霖霖一定会喜欢这些内容吧。”他打开手机,点进和贺峻霖的对话框,却发现上一条消息还停留在三天前。
那天,贺峻霖发来了一张深夜的实验室自拍,配了一句调侃:“你看看我现在的‘社畜’生活,连流星都没时间看了。”
严浩翔当时回复了他一句:“等你回来,我带你去看。”
后来,两人都没再继续聊下去。
严浩翔拿着手机,手指悬停在键盘上,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他决定将这件事暂时保密,等贺峻霖回国后,亲自给他一个惊喜。
而贺峻霖这边,完全不知道国内发生了什么。
论文的收尾阶段让他忙得不可开交,连刷新闻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他的导师安排了一次小型国际会议,推荐他参加,这意味着他需要赶在毕业前完成所有课题总结。
“你最近都没怎么联系严浩翔啊。”同住的室友开玩笑道,“小情侣之间,应该也会吵架吧?”
“没有吵架,我们都太忙了。”贺峻霖摇摇头,语气里却带着一点无奈,“我也想和他多聊聊,可时间总是对不上。”
“那他有没有抱怨你?”
“没有,他支持我做任何事。就算我们很久不联系,他也从不会埋怨。”
贺峻霖垂下眼眸,低声补充了一句:“其实……是我不够好。”
这份感情,他从未后悔,但他也能感受到两年分隔带来的疏离感。
尽管严浩翔从未表现出不满,可贺峻霖心里还是会隐隐不安。他害怕回国后,彼此的距离变得更难拉近。
可下一秒,他又自嘲地笑了笑:“瞎想什么呢,严浩翔是那种无论多远都能让我安心的人。”
两人的日子在各自的忙碌中继续着。
严浩翔的游戏项目终于进入测试阶段,完成度已经达到九成。
公司安排了一场线上宣传活动,短短一天内,就有上百万玩家预约。
“我们这次真的抓住了情感共鸣这个点!”团队的负责人兴奋地说,“等正式上线后,肯定会爆!”
可站在人群中的严浩翔,却没有露出同样的笑容。
他看着屏幕上展示的游戏宣传片,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画面:高中时贺峻霖靠在桌前,托着腮对他说“严浩翔,你快来看我打完这个任务了!”;大学时两人连麦打游戏,贺峻霖会故意放水逗他开心……
那些回忆,与现在宣传片里虚拟角色的身影重合在一起,让他有些恍惚。
“霖霖……你知道这些都是为你设计的吗?”
他默默地想,却没有发出那条消息。
而贺峻霖的论文也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提交阶段。
导师看过他的研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很好!这次国际会议之后,你的简历会很有分量。
回国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工作,都会有很多选择。”
“谢谢老师!”贺峻霖笑着鞠了一躬,心里却想到的不是未来,而是那张严浩翔的脸。
“还有半年,我就能回去了。”
他站在校园的小路上,望着远处夕阳西下的景象,默默对自己说道:“严浩翔,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