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冥冥中自由安排,老太爷安排好后事,彻底离开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心中纵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疾病最终带走了他。
家人们悲伤归悲伤,老爷子不能老是停留在家里,艾爷爷又操办起后事来,所谓的入土为安。
老爷子的身前节俭,留下话也是一切从简。再怎么节俭,该有的亡人礼节还是要有的。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给老爷子洗洗澡,换身干净的老人服,衣服是老爷子身前,艾姑姑给量身做的。蓝底圆花,同种花色的帽子,鞋子,缎面材质。这种衣服叫寿衣,据说人死后,要穿的漂漂亮亮,体面点,以后脱生就可以健康长寿。事实上,哪有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亲人们的安慰罢了。
艾爷爷叫本家一个弟弟去接来一位经常给故去的人穿寿衣的老者,那人一来,就仔仔细细给老太爷洗了个头,把头发梳得光光的。又把尸身从头到脚查了个遍,紧接着,剪了手指甲和脚趾甲,这位老者负责得很。然后就是穿衣服,因为刚刚过世,手脚还不是很硬,老者麻利的就穿好了。老者对着艾爷爷说:“可以了,准备下榻!”意思就是,人死后,把尸身处理一下,穿好寿衣,就像老者那样做,才可以下榻,下榻之后,就可以宣布人走了。怎么做呢?
老者在旁边说着:“来几个人把堂屋打扫一下,然后铺上先前准备的蓝布。”艾爷爷照着吩咐做了,老者接着说:“都过来,听我的哈,一个人抱头,一个人抱脚,两个人旁边站。”一边说一边示范着。“慢慢将尸身抬起来,旁边两个人扶住,让头先出房门,慢慢退,头朝着大门口,脚对着偏房。轻轻放在蓝布上。”“拿块白布盖住。”“好好好,就这样。”老者镇静着指挥着,有条不紊的告诉亲人们,该如何操作,如何放置。这些在老者的安排下,都做好了,正在众人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时,老者开口了:“去放鞭!”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响声之后,家里就来了好多乡亲们,一个个都来给老爷子烧纸,点香。搞不懂怎么回事,原来是这样,人死后,还有好多事没做,就像先前老者做的那些,没做那些,不能下榻,不下榻,别人就不知道老爷子过世了。鞭声一响,就是告诉人们,家里有人过世了。然后,乡亲们才来送死者最后一程。
艾爸忙着通知亲戚,本家弟兄忙着搭棚,拉线,准备孝手巾,孝衣,鞭炮。还有亲戚们的回礼,当天是不会送走的,老人们说,家里老人走了,要放够三天,表示足够的孝心,逝者才会心安,保佑家人的健康。不管有没有这个说法,艾家反正是要多留几天的,一送走,就再也见不到了,很快到第三天,艾家请来锣鼓伽衣,艺人们敲锣打鼓,响着悲伤的调调,号手们吹着凄凉的号角,整得每个人心里都凉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努力的活着。
来送行的人比较多,有老爷子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老爷子的故交好友,还有老爷子的侄子侄女,还有艾奶奶娘家亲戚,另外来了好多乡亲们,一时鞭炮声锣鼓声,震个天响,方圆十里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