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山的春猎,曾是京城王室贵族中一年一度的盛事,可自打誉王谋逆那桩风波后,人心惶惶,大家都不愿离京,这春猎的惯例便也搁置了下来。直到今年,时隔整整八年,在萧景琰的提议下,这沉寂已久的传统才终于得以重拾。
“如兰,你可还记得九安山的野樱?”萧景琰执起妻子的手,眼中含笑。
如兰闻言眼睛一亮:“当然记得!那年春猎,漫山遍野的樱花像粉色的云霞...”她忽然压低声音,“你还折了一枝插在我鬓边呢。”
萧景琰朗声笑道:“那时你还是个会为了一枝花脸红的小姑娘。”
“现在难道就不是了?”如兰佯装嗔怒,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出发前一日,如兰便将元昭、元朗这对刚满三岁的双包胎送去了芷萝宫。
两个小家伙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在殿里跑来跑去,小脸蛋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
元朗扯着如兰的衣袖,小眉头皱着,奶声奶气地问:“母后要去哪里呀?”
如兰蹲下身,温柔地替他理了理微乱的发鬓,笑着哄道:“元朗乖,母后和父皇要去九安山春猎,你和哥哥替父皇母妃照顾好奶奶,好不好呀?”
话音刚落,元昭便脆生生地应道:“好!母妃放心,我会看好弟弟的。”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模样认真又可爱。
静妃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慈爱,忍不住夸赞:“元昭真乖,不愧是哥哥。”
被哥哥抢了先的元朗也不甘示弱,连忙仰着小脸附和:“我也照顾奶奶!我还能给奶奶拿点心呢!”那急切的样子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静妃笑着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语气温柔:“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在奶奶这儿要听话。”
如兰这才放下心来,挽住静妃的手臂,语气里满是感激:“要麻烦母妃了,这两个小家伙调皮得很。”
静妃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得温和:“说什么麻烦,难得有机会出去放松,你和景琰就好好玩,别担心宫里。”
翌日清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如兰与萧景琰带着元时、元欢,还有庭生,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九安山出发。梅长苏霓凰也带着儿子林晏一同前往,队伍里顿时多了几分热闹。
马车缓缓行驶在通往九安山的官道上,车窗外春光正好,嫩柳垂丝,野花遍地,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如兰掀开半幅车帘,暖融融的阳光洒在她身上,映得她眼底的笑意愈发温柔。
身旁的元欢和林晏正凑在软垫上玩着“斗草”游戏,小姑娘举着一根柔韧的三叶草茎,奶声奶气地喊:“晏哥哥,这次我肯定能赢你!”
林晏煞有介事地攥紧自己的草茎,小眉头皱得紧紧的:“上次是我让着你,这次绝不认输!”
两人小手一拉,草茎“啪”地断成两截。
元欢见状立刻拍手欢呼:“我赢了!我就知道我的草茎最厉害!”
林晏故作懊恼地瘪了瘪嘴,却在如兰递来一块桂花糕时,又偷偷冲元欢眨了眨眼。
如兰看着两个孩子闹作一团,忍不住伸手替元欢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
忽然车外传来马蹄声,她掀帘望去,只见庭生正牵着一匹温顺的小白马,而八岁的元时正抓着马鞍,眼巴巴地望着不远处的萧景琰,此刻他正与梅长苏在临时歇脚的茶棚下摆棋对弈,棋盘上黑白子交错,局势正酣。
“父皇,我也想骑马!”元时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他指着庭生手里的缰绳,眼里满是期待。
萧景琰头也未抬,指尖夹着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语气却带着纵容:“去吧,让庭生哥哥带着你,别跑远了。”
梅长苏执起白子的手顿了顿,目光望向不远处跃跃欲试的元时,唇边漾开一抹温和的笑意:“元时倒是有几分当年的英气。”
萧景琰抬眸看了眼儿子,见庭生已将元时稳稳扶上马背,这才放心落子:“不过是孩子心性,哪及得上你当年…”话未说完便被梅长苏一记轻敲棋盘打断,两人相视一笑,续上了未完的棋局。
马车重新启程时,如兰远远望见元时骑在马上,眉眼间已有了几分少年人的英气,腰背挺得笔直,那沉稳的模样,活脱脱一个“小萧景琰”。他握着缰绳,虽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她回头看向车里的元欢与林晏,见小姑娘从自己的小篮子里翻出一块梅花形状的麦芽糖,小心翼翼地掰了一半递过去,“这个给你,可甜了。”
林晏接过糖块,立刻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化开,他满足地眯起眼。
忽然,马车碾过一个小坑,猛地颠簸了一下,元欢手里的鹅卵石“骨碌”一声滚到了车厢角落。她“哎呀”一声想去捡,林晏已经抢先爬过去,趴在垫子上伸手去够,结果脑袋“咚”地撞在了车厢板上。
“没事吧?”如兰连忙凑过去,小手轻轻揉着他的额头,眼里满是担心。
林晏咧嘴笑了:“没事!拿到了!”他把鹅卵石递还给元欢,自己额头上却红了一小块。
元欢看着他额头的红印,突然从袖袋里掏出一颗用彩色丝线编的小铃铛,那是她前几天缠着母妃帮忙编的。
她小心翼翼地把铃铛系在林晏的手腕上,像模像样地说:“我母后说,戴着铃铛就不会迷路啦。”
林晏晃了晃手腕,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笑得更开心了,忽然从自己脖子上摘下一个用红绳系着的小木雕——那是个歪歪扭扭的小马驹,是他用木块自己刻的。“这个给你,”他把木雕塞到元欢手里,“以后你看到它,就像看到我一样。”
元欢接过木雕,把它和鹅卵石一起握在手心,笑得眉眼弯弯:“那我们拉钩,以后每天都要一起玩!”
两个孩子的小拇指勾在一起,轻轻晃了晃,清脆的童声在马车里响起:“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如兰望着这一幕,眼中盈满温柔。车窗外,春风拂过山野,带来阵阵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