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曹贵人,皇帝私心是不想让她再继续抚养温宜。
毕竟只要一查就知道年嫔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大部分都有这位曹贵人的影子。
但是选谁,是个问题。
人选嘛,肯定要嫔为以上的。
皇后不行,就选他愿意让她抚养皇后也不会上心。
齐妃更不行,齐二哈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有这么一位猪脑子的养母在,温宜不被养废了都算好的。
端妃身子弱,自己都病恹恹地就差一口气了还有闲心去照看孩子,那就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二妃都数完了,那就到了二嫔,淳儿肯定没那个耐心,自己都是个孩子哪里能照顾得了比她更小的温宜。
那接下来就只有敬嫔了,仔细想想好像还真只有她能胜任抚养温宜一事。
毕竟敬嫔性子恬淡,一向宠辱不惊,从不参与后宫的是是非非,只愿偏安一隅。
更何况皇帝可是清楚这人闲得无聊到把宫里的三百二十六块砖来来回回数了个无数遍。
对于这一人选,皇帝十分满意,因此当即便将敬嫔封为了敬妃,继而抚养温宜公主。
还在谋划应该如何将温宜要过来的端妃此刻彻底蚌埠住了。
皇上,你要不要这么急!
就不能在斟酌斟酌,公主的养母是那么容易就下决断的吗?
稍微等一等会死啊!
然而皇帝表示: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甚至为了防止曹贵人继续作妖,直接一碗毒酒就灌了下去,对外就宣城突发心疾不治而终,而后便迅速地将温宜的玉牒记在了敬妃名下。
速度堪称一流。
然而就这破理由谁会相信,但不管别人信不信,皇帝肯定信了!
就这样敬妃在什么都没干的情况下成功将妃位和公主的抚养权给抓到了手。
敬妃都快乐疯了,抱着小小软软的温宜就是喜极而泣。
其贴身宫女如意再一旁看得是即心酸又高兴,她们娘娘终于是苦尽甘来了!
年嫔事毕,太后又出来当搅屎棍了。
话里话外都是什么如今后宫子嗣稀缺,希望皇帝从宫外挑几个大臣之女进宫当妃子。
皇帝:“……”
好呀,既然你非要找不痛快那么他干嘛还要手下留情。
于是只见他嘴角一勾,语气温和道:“皇额娘,你和隆科多的事朕隐忍不发已是孝顺至极,可千万别给脸不要脸啊!”
用词虽然粗俗,但好歹有用不是?
太后气得脸色微青,语气生硬,装聋作哑“皇帝这是说得什么话,哀家也是为了这大清的江山。”
皇帝对此嗤之以鼻,“皇后对后宫有子妃嫔下手的时候怎么不见皇额娘念着大清的江山?怎么?现在良心发现了?”
太后抖着唇,“你…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很久了。所以皇额娘想说什么呢?”
“那纯元……”
皇帝没有出声,太后只是看着他的眼神心彻底凉了半截。
“皇帝,哀家……”
只说了几个字皇帝便骤然打断,“皇额娘可要想好了,老十四、隆科多、乌拉那拉氏朕只保一个,皇额娘要选谁?”
磨磨唧唧半天,烦都烦死了,干脆开门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