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珊珊#司马玉龙#龙游天下
转眼已是三十载春秋,司马玉龙与其王后也已风雨相伴三十余年。三年前司马玉龙将朝廷仅剩的隐患拔除后让位于太子司马宸,改年号为“明德”,携太后白氏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后来世人皆传,有一对仙风道骨的夫妇行走在楚国各郡,所到之处,贪官恶吏无不胆颤,民怨皆可得以伸张。
这一日,司马玉龙与白珊珊在一处有山有水的地方赁了一处院落。两人一起动手,将院落打扫干净,又采买了些孩童爱吃的食物,为孙辈们的到访做准备。
两人收拾院落完毕,司马玉龙帮白珊珊将今晚要做菜品的准备妥当,又与白珊珊打了招呼,方才执扇负手出门去。雨季快到了,也不知那太平县令的堤坝加固方案修改的怎么样了。
信步走去,太平县在县令的治理下倒是一副海清河晏之景。即使是知道雨季即将来临,县城有被淹的风险,县里的人也没有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听从官府的指令囤积粮食及药品,每家每户都会有青壮年轮流去河边观察水情。
一路沿街走去,不少相熟的人争相向司马玉龙问好,甚至热情的还想拉司马玉龙到家里喝茶用饭,皆被司马玉龙笑着婉拒,毕竟今天可是大日子呢。
一盏茶的功夫,司马玉龙便走到了县衙,衙役见是李大人口中常念叨的“楚先生”来了,也不敢怠慢,忙把人请进县衙内。
书房内太平县令李申正在仔细研究着桌上的一幅治水的工程图,见司马玉龙来了,忙让人看座。又将连夜修改好的几处指出请司马玉龙过目,司马玉龙略看了几眼,便知这李申是用了心思的,不仅将自己提出的问题一一改善,甚至还举一反三将其他不足的地方也做了修改。只是——这些修改的地方若是再稍做些改动便不仅可防洪,还能起到分水蓄水之能。
司马玉龙将意见与李申提出,年轻的县令越琢磨眼睛越亮,竟不顾还有客人在堂,直吩咐管家好好招待楚先生,自己却拿着记录司马玉龙看法的图纸去找年长的河工们探讨去了。
司马玉龙看着李申匆匆离去的瘦削身影,也不气恼,心下暗道这青年一心为民,上任不过一载,便以雷霆手段将太平县上的沉疴宿疾除了个干净。又将自己每月俸禄的大半拿出来资助县里的贫苦学童,分明是堂堂一县父母官日常穿着却比稍富裕些农户还不如,只能算是勉强体面罢了。让这青年在县令之位上磨砺几年,日后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也不无可能。
司马玉龙想着,婉言谢绝了管家留饭的邀请,起身回家去。一路上遇上许多商贩像他推荐自家商品,司马玉龙倒是都不甚满意,一家银楼中的如意纹样的扁头簪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前几日白珊珊还抱怨说少了支扁头簪用呢,这个倒是正相称。
揣着簪子回到家,刚推开院门便见三个孩子齐刷刷的望向开门的方向,不一会儿便纷纷上前围着司马玉龙,叽叽喳喳的诉说着他们对于玉龙爷爷的思念。
“宝贝们,快来看看奶奶给你们做了什么好吃的?”白珊珊的吆喝声从厨房传了出来,三个宝贝们一溜烟儿的被奶奶的好吃的吸引力去。倒是让司马玉龙有些哭笑不得。
“咦,是糖葫芦!允姝最爱吃糖葫芦了!”最活泼的赵允姝最先说话。
“太好了!杜蘅最喜欢珊珊奶奶了!”说话的是最嘴甜的丁杜蘅,性子像极了开朗的父亲丁志远,偏偏面容又像极了艳丽的母亲赵思瑶,总是特别讨人喜欢。
“多谢祖母!祖母辛苦了!烨儿给祖母捶捶背!”明明不过五岁的年纪却透露着与年龄不符的稳重,这便是如今的楚国太子司马烨。从一出生开始便被认定为皇位的接班人,背负了太多人的期待。
“好了好了,快出去玩吧!”白珊珊将三小只哄了出去,又收拾起厨房,准备晚上的食物。甫一转身却见一张虽然年老却仍然俊朗的面容。一身白袍,装作浑然不在意的模样问她需不需要帮忙,实则是在偷瞄她身后的铁锅。
相濡以沫三十年白珊珊哪能不明白他的心思,故意假装没发现,支使男人做了许多事情。男人将事情做完后见白珊珊仍然没有表示,只能悻悻的离开。
“天佑哥!”白珊珊叫住了失落的男人。
“嗯?”男人停住了脚步,回过身去。
“你看——这是什么?”白珊珊不知从哪里变出了两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给,烨儿他们每人可都只有一串哦!”
司马玉龙心领神会,接下糖葫芦。“你啊你啊,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眼神中带着宠溺,笑的开怀。
彩蛋
“哥!祖父他们这样就可以早生贵子了吗?”此时趴在窗根下的赵允姝戳了戳司马烨问到。
“那还用说,当然是啦!”丁杜蘅抢答到。
“嗯,那日母后没有说清楚,我猜约摸是吧。”一项稳重的司马烨也拿不定主意,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那就祝祖父祖母早生贵子吧!”赵允姝奶声奶气的说到。
“嗯!”“是的!”另外两小只也连声附和,丝毫没有发现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