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个,是你小男朋友?”
江紫烟猝不及防地抛出一句话,直击秦湘柔的心脏,让她顿时心头一颤,连呼吸都乱了几拍。
“小姑,他不是啦,是我同桌。”秦湘柔连忙摆手澄清,脸颊却不自觉泛起红晕。
“哦?不是啊……”江紫烟的语气里透着几分遗憾,“长得挺好看呢。”
秦湘柔点点头,“我也觉得。”她的声音轻飘飘的,像是怕被人听见似的。
而江紫烟却笑得意味深长,目光闪烁间仿佛看穿了什么。
“黑米糕,营养还是蒸出来的好!卖黑米糕咧,两块钱一个!”街头巷尾传来熟悉的叫卖声,声音拖得悠长,引人驻足。
江紫烟一听,“哎哟,黑米糕?你姥最爱吃这个,咱们买点回去吧。”她说着拉起秦湘柔往路边的小推车走去。
那小推车上整齐叠放着四层木制蒸笼,腾腾热气裹挟着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与周围的喧嚣融为一体。人来人往之间,满是市井烟火的味道。
江紫烟上前问道:“大爷,这黑米糕是用什么做的?”
“糯米,用的都是好糯米,配的方子传了好些年咯。”卖黑米糕的大爷掀开蒸笼盖子,一股更加馥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江紫烟又好奇追问:“还有别的米吗?”
“有啊,这是白米糕。”大爷把手伸到上一层,轻轻掀开蒸笼,露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白色米糕。“这个甜味更淡一些,香软可口。”
江紫烟转头问秦湘柔:“你想吃白的还是黑的?”
秦湘柔犹豫了一下,“两种都想尝尝。”
“行,那就黑的来五个,白的再来五个。”江紫烟爽快地说着,看着大爷利落地装袋、封口,动作熟练得像机械一般流畅。
“微信付款码在这儿。”大爷指了指旁边的小牌子。
江紫烟掏出手机扫码,输入金额后点击确认。
“微信到账,二十元。”清脆的电子音响起,交易完成得干脆利落。
秦湘柔接过袋子,拿起一块黑米糕咬下一口——黏黏的触感在舌尖展开,甜中带着糯意,混合着淡淡的黑米香,令人满足不已。
江紫烟则尝了一块白米糕,“嗯,微甜,清香软糯,确实适合老人吃。”她眉眼舒展,满意地点了点头。
*
中秋假期总是短暂得令人难以接受,仿佛昨日才刚放假,如今却又要重新踏入校园的大门。
宋韵华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教室,毫无预兆地将它们甩在讲台上。“砰”的一声巨响,仿佛震得桌椅都哆嗦了一下。
全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接下来的暴风雨降临。
“就一个中秋,你们玩傻了吧?连阅读理解都不会写了吗?我都不好意思给你们批改了!60分的阅读理解,有的同学才拿3分!你们是存心要气死我是不是?随便写写都能拿10分,你说说,你们到底是抱着什么态度?”宋韵华扶了扶眼镜,脸上涨起一层愤怒的潮红,几乎快要冒烟了。
“老师,这次的阅读理解太难了!”有人怯生生地道。
“难?难个鬼!”宋韵华瞪大眼睛,语气严厉。
“老师,此阅读理解非彼阅读理解。”一个学生试图辩解。
马上有人附和,“就是啊,连文章作者自己来做都不一定能拿满分。”
宋韵华冷笑一声,“呵,你们还真敢顶嘴?这种题我没讲过类似的吗?公式我没教给你们吗?连套公式都不会,吃饭倒是挺积极!每天铃声一响,跑得比谁都快。”
“老师,要是去晚了,可是要舔盘子的。”盛务青插嘴道,脸上一副无辜的神色。
宋韵华猛一拍桌子,“盛务青!你给我闭嘴!哪次都有你!”
盛务青噤若寒蝉,立刻缩回去不敢吭声。
语文课代表齐文康见状,慢条斯理地开口:“老师,其实有时候问题根本不在于我们。作者写文章的时候,哪里会想那么多?什么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甚至句子含义,这些不过是题目设计者的过度解读罢了。哪怕作者真的有自己的意图,但他的想法就能够作为标准答案吗?一千个人读一篇文章就会有一千种理解,也就有一千种答案。”
宋韵华一时语塞,眉头紧锁,最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懂得你们的想法。但齐文康同学,你的话没错,前提是你们不用面对高考。可是现实摆在面前,高考的评分是有固定公式的,你必须按照它的要求来才能拿高分。”
教室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空气犹如凝固了一般。
宋韵华继续说道:“一分之差,或许不会甩掉成千上万人,但它足以让你因这一分之差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
没有人反驳,因为大家都明白高考的残酷性,多一分少一分可能直接影响人生轨迹。
宋韵华扫视了一圈,“所以别怪我狠心。从今天开始,中午午休时间和晚自习分别加练两篇阅读理解,低于十分的同学抄十遍题目和答案。”
全班顿时哀鸿遍野,“老师,别这样啊!”
草木十七给你们发黑米糕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