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了马车,深入交流之后,青黛也终于知道了老夫人的身份。
云南盐驿道李卫李大人的母亲,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李卫当官》那个李卫。
彼时,李卫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兼管盐务。
赴任云南以前,李卫在京都任职,是为户部郎中,李母也跟着住在京都,新帝即位后,李卫便赴任云南。
考虑到李母年事已高,李卫先带着人去了云南,想着等安顿好以后,再派人回京都接李母过去,眼下都快一年了,李卫那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李母实在思念儿子,便带着仆人前往云南。
谁料,路上遇到了那些贼人,若不是青黛出手相助,主仆俩,怕是要丧命于此了。
因着迷魂术的作用,李母对青黛喜欢的紧,不管青黛说什么她都信,于是,青黛就成了李母眼中,家中落难,本想投靠亲戚,却被亲戚无情赶出来,流落在外的小可怜。
才十二岁,确实小,也确实可怜,毕竟是无家可归,只能带着奶娘在外流浪。
青黛哀戚戚地诉说着自己的“苦难”生活,把李母心疼的直流眼泪,当即拍板决定,要收青黛为义女,以后有她护着,谁也不能再欺负青黛。
青黛当然“不愿意”,各种“推辞”,不敢高攀了李家,也是因此,让李母更心疼她了。
拉着青黛的手不愿意松开,非要认她当闺女,青黛推脱不掉,含泪认下李母这个义母。
一时间,娘俩都是泪汪汪的,马车内,一派祥和的氛围,车外,驾车的车夫,脑袋已经一团浆糊了。
事情是这样的吗?怎么总觉得奇奇怪怪的,可心底有一道声音告诉他,就是这样的,是他想多了。
马车一路朝着云南驶去,到了城里,青黛又出钱换了辆更大更宽敞地马车,不然四个人坐在里面,实在很拥挤。
*
马车晃晃悠悠地走着,来到云南,已经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当然,这里面,可少不了青黛的功劳。
李母突然出现在李卫面前,把他都吓了一跳,连忙问候,路上有没有遇到危险,饿不饿,渴不渴,当真是母慈子孝。
看到儿子,李母可是开心坏了,母子俩坐在一起讲述这一路上的事情,讲到山贼打劫,李母顺势把青黛介绍给了李卫,一句“这是我义女,你妹妹”,差点没把李卫吓死。
不过他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青黛救了李母,他自然会把青黛奉为上宾,认义女是李母的意思,他是个孝子,也不会从中作梗,只是暗中让人查了一下青黛的身份,怕母亲被骗。
他能查到的东西,也只是青黛想让他查到的,见身份没什么问题,李卫也就打消了心底的疑虑。
况且这个妹妹长得好,诗书礼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能哄得母亲开心,他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最主要的是,青黛确实救了他母亲,于他们李家来说是大恩,李卫对青黛,也更是多了份责任。
嗯,为人兄长的责任。
云南民风淳朴,风景好,空气新鲜,和亶爰山有一比,来这以后,青黛当真是有了家的感觉,很温馨,也很享受,甚至,都不想去找那些人索命了。
但,她从来不是为了享受而生的。
有些事,还是要做,还得赶紧提上日程才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