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可长秋宫就像深深嵌在海底礁石上的水晶堡垒,默默看着周遭水流的变化,却仍旧静谧安详。
见少商疲惫又伤痕累累,皇后果然什么都没有问,只有条不紊地召唤侍医,让下人安排沐浴更衣。
处理好伤口,少商什么都没有吃便睡下了,身体和意识都仿佛泡在温水中,脑中走马观花般地闪过一些景象,她觉得自己好像梦到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等她再醒过来时已经是午后了,皇后逼着她多用了些饮食。
宣后你放心,子晟已经抬上来了,没有伤到要害,能养好的。倒是你,才几天便瘦了一圈,女儿家还是丰腴些好,不然将来如何生育孩儿,将来你与子晟……
程少商很然抬起头,眼中含泪,神色绝然。
皇后一怔。
宣后你,你和子晟……
看着皇后慈爱的面庞,程少商羞愧难言。
程少商娘娘,他私调军队,害苦了太子殿下,我却还在陛下面前替他分解……
皇后摆了摆手,没有让她说下去。
宣后还有一件事你不知,昨个儿老三夜闯汝阳王府,将淳于氏母子抓起来审问,老王妃气得厉害,喊着要告御状。
程少商啊?!
宣后不过她没告成,老三找到了淳于氏藏在王府里的十六年前凌益通敌叛国的铁证。
程少商咋舌。
程少商亏得是找到了,不然三皇子大肆搜查王府,老王妃岂不是要和三殿下拼命啊。
皇后却道。
宣后世上哪有十成把握之事啊,大丈夫立世,无论行军部阵还是谋测人心若是一点都不敢冒险,岂不畏首畏尾,惹人嘲笑。
程少商娘娘,子晟大人对太子并不忠诚您是不是早就察觉了?
皇后望着天空,淡然道。
宣后说不上察觉,只是我见得多了,所谓凤凰必栖梧桐木,但太子不是梧桐木,老二更不是,只有老三才是。为君者,最需要的不是仁厚和善,而是赏罚分明。何谓君臣之道,就是臣子为君主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君王信之重之,庇护封赏,这几日老三豪不避嫌地东奔西跑,走庭尉,审军卒,闯王府,逼叔祖,更在御前不管不顾的为子晟说话,不知惹了多少闲言碎语说他和子晟早有勾结,可是我也知道,看在有心人眼里这样的君主才是好君主。换做我,我也愿为老三这样的君主拼命。
少商心知皇后说的是实情,心里更难过了。
初春寒气未过,日头落得早,才说了几句话便又天黑了,岑管事忽然传话,说是皇上让皇后过去。
皇后带着程少商从偏门进去,来到一处静谧的内室。
浓密垂挂的锦帘中有一道缝隙,足以让他们看清外间的情形。
凌不疑,哦不,霍不疑正与皇帝交代一些事情。
原来霍家灭门那日凌益假借商谈军务与霍翀独处,称他不备之时割破了他的喉咙,这些都被躲在书房暗阁里的凌不疑看得清清楚楚。
后来凌益在书房中找到了霍翀的军令,并割下霍翀的藏在怀中,走前还放了一把火,只是那天刚好是阴雨天,书房只烧了一半,藏在暗阁中的霍不疑被烟熏晕了。
当货宅的人全被书房吸引时凌益便拿着军令开门放敌,同时在城内多处纵火,高喊霍将军弃城而逃,城内顿时一片混乱。
等守城将领恢复镇静时他又让蛮甲兵拿出霍翀的头颅,大喊霍将军被蛮甲兵杀了,一时群龙无首,军心尽失,蛮甲兵长驱直入,屠灭霍氏一族。
而霍不疑醒来时只见战火纷飞,熟悉的人顷刻间变成了一具具尸体,事发之前,表弟阿狸想要出门玩耍,他便与自己的表弟阿狸互换了衣服,二人年纪相仿相貌相似,霍不疑在尸山血海中遇见了有凌家护卫跟随的霍君华。
霍君华正在一群侍卫的保护下寻找自己的儿子。
她一声声喊着。
万能龙套阿狸,我的阿狸呢?你在哪里啊?
这时霍君华看见了穿着阿狸衣裳的侄儿,他也看见了素日不大和善的姑母。
姑侄二人呆愣对视。
一名侍卫一边抵抗敌人一边大喊。
万能龙套夫人,小公子找到了!
小小的霍不疑正要大喊姑父杀了阿父,霍君华忽然大叫一声,扑上来紧紧抱着自己,然后又哭又笑地喊着阿狸,阿母终于找到你了,我们快走!城已经破了!
当时他就呆住了,哪怕全世界都将他和阿狸认错,姑母也绝对不会,他不知道为什么,但他明白自己这时候绝对不能喊破,便由着霍君华将自己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