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过后万松柏凯旋而归,不仅成功剿灭匪徒还查出王隆是因为接到了父亲王淳的军令才会擅离职守。
小越候和太子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廷尉府纪大人建议此案交由新任侍郎袁慎来督办,正当袁慎准备领命之时,凌不疑突然呈上文修君仿照军令的证据。
文帝发怒下令革除文修君的封号,赐予白绫自行了断,太子想要为王淳说情,由于袁慎和三皇子的附和,文帝下定决心将王成父子贬为庶人,收没全部家产。
待朝会结束之后,程英派人给凌不疑送去热汤,纪大人直言凌不疑当真是好福气。
王妗跪在长秋宫外哀求宣后施以援手,可无奈宣后也无能为力,程英故意寻了借口支开王姈以免她受到五公主的责难,继而警告她若是想要保命就得闭嘴。
是夜,程英端着膳食送给文帝品尝。
文帝这些时日,你为子晟送汤送菜这个手艺看来是精进不少。
文帝子晟这个臭小子,还舍不得给朕尝两口,还好你比他懂事。
程英陛下可吃得惯?
文帝这个味道,朕已经是十几年未曾尝过了。
文帝当初朕的叔父牙口不好,最爱吃豆腐了,朕就跟在后面尝这么几口。
程英这是臣女专门去学的做法,说来这豆腐还是寿春的最好。
程英您再尝尝这肉羹!
文帝今日为何都是寿春的菜式?
程英这些菜式都是王姈送来的,她外大父祖籍就是寿春的,家中自然常备这些。
程英如今王姈要嫁去寿春了,自然随时都能吃到,可如今文修君若是不在了,皇后想念旧时口味,想吃也是不易。
程英所以王姈才会特意教臣女做这几道菜,说日后皇后若是想吃便做给皇后吃,也算是尽她一份心意。
文帝她倒是个孝顺孩子,就是摊上了这么一个昏头的母亲。
文帝她过去那样对你,你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倒拐弯抹角的替她说话。
程英臣女在陛下心中竟是如此小肚鸡肠之人?
程英我只是想她日后能过的好些罢了!
文帝你也是心善,这样!朕赐王姈一份厚厚的嫁妆,她和彭坤的婚事虽说是由文修君所定,但是彭坤当年是救过乾安老王爷的,也参与过救援孤城,算得上是朕建功立业时的大工臣。
文帝那如今他据守寿春,也算是一方的大吏,纵然他的身体是略微的亏损些,但是嫁过去,日子是不会差的。
程英臣女替王娘子、皇后……
文帝嗯?此事与皇后又有何干系?
程英老乾安王毕竟抚育过皇后一段时日,平日里哪怕文修君再跋扈,对皇后多有不敬,可皇后心里都是忍着。
程英哪是怕她文修君,只是惦念故人罢了!
程英可如今,文修君将死,皇后听到消息之后便又病倒了,难免要伤心好一阵子。
文帝子晟也与朕说过同样的话,老乾安王是为了救霍兄而死的,而文修君姐弟是老乾安王在这世间唯一的血脉。
文帝罢了!
文帝虽说她伪造军令,论罪当诛,但这幸好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和后果,朕就免她一死吧!
程英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程英陛下将此消息告诉皇后,她定是药到病除。
文帝走,陪朕去看看皇后!
程英话里话外的意思让文帝回忆起从前心里也不好受,答应免除文修君一死改为终身幽禁。
王妗本想着文修君能有所悔改亲自前去探望,只可惜文修君执迷不悟。
也正因如此,王妗心头悲凉对文修君彻底失望,临走之前还不忘说她心心念念想要护着的人却将罪责全部推到了她身上,而她日夜诅咒的宣后却成了救她性命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