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秋宫寿宴之后有关于五公主的风波也尚未平息,如今的公主府已是门可罗雀,恶名昭著的五公主终日被禁足在府内修身养性。
终归是自己疼爱的小女儿,就算她有千般万般不是,文帝还是要为她的名声着想,为了能让谣言不攻自破,文帝特意召小越候入宫商量两家的婚期。
可五公主的丑事人尽皆知,小越候也是千万般的不愿,可圣意难违,只得奉诏谢恩。
五公主婚约之事终归是尘埃落定,粱尚携曲泠君出宫之时遇见太子妃和五皇子妃,看似和善的太子妃有意无意的提及曲泠君与太子的过往,引得梁尚神色阴沉,太子妃见机更加得意,更是挽留二人去东宫做客。
曲泠君留意到梁尚已然面露怒色,立刻打断太子妃的话劝说太子妃谨言,可太子妃并不打算就这样轻易地放过曲泠君,更是让人送上太子妃贴身巾帕作为礼物,令梁尚勃然大怒。
特意站在城楼上目送梁府马车扬长而去,隐隐约约听得曲泠君的凄惨哭声和梁尚的辱骂声,太子妃心里无不畅快,没过多久,廷尉府便收到了曲泠君杀夫的消息。
太子为了证明曲泠君的清不得已向众人透露,梁尚被杀害之时他与曲泠君在紫桂别院相会,太子妃闻言震怒讽刺曲泠君狐媚做作勾引太子,太子也将这些年太子妃故意以太子之名给曲泠君送东西,以至曲泠君常常被梁尚殴打。
太子趁机宣泄太子妃的真面目,表面看上去温柔善良,实则心胸狭窄两面三刀,太子妃见此也不再掩饰自己对曲泠君的恨意,太子对太子妃失望至极。
最终太子妃独自离开表示宁死都不会原谅曲泠君当初害她失去了孩子,程英在外面听着两人的对话,内心不免感叹。
梁尚之案交由廷尉府的袁慎调查,虽然袁慎并不认为曲泠君是凶手,可还是要将曲泠君带回廷尉府细细调查,可梁尚之母却不肯任由袁慎将曲泠君带走,口口声声称要让曲泠君为自己的儿子偿命。
梁家养子粱无忌主张息事宁人,却不曾想曲泠君竟然承认自己就是凶手,情愿为梁尚偿命。
而太子为能给曲泠君洗清嫌疑竟然去求文帝,文帝因此发怒呵斥太子身为储君应当为全天下人做表率,如今竟然为了儿女私情差点毁了自己的名声以及让皇家颜面蒙羞。
文帝虽然勃然大怒,可因为此事牵连太子以及宣后的求情,文帝只得让凌不疑着手去调查这件事情的真相。
程英在外面偷听着里面的一切,被从身后走来的凌不疑抓个正着。
凌不疑还要偷听多久?
程英谁说我在偷听?
凌不疑走了!
程英陛下命你去查案,你带上我可好?
凌不疑你为何要去?
程英那你为何要去?
凌不疑自然是为了圣上,为了天下。
程英我为皇后,为太子,也为你。
程英你为圣上是因为他对你有养育之恩,我为皇后是因为她对我有照拂之恩。
程英我为你是因为……我想陪着你,也想帮你。
凌不疑好,知道你最心疼我了。
凌不疑太子殿下有眼无珠选错了太子妃,害得曲泠君所嫁非人。
凌不疑如今他想帮曲泠君一把,却害其卷入了更不堪的境地,还把自己搭了进去,这太子做的可真是……
凌不疑你当真要为了太子查案?
程英我反而是因为佩服他才要帮他,这么些年终于能果敢决断一次了,他十年前或许是做错了,不过现在不曾做错。
程英他明知曲泠君受虐打,若是为了自身的名誉,不管不问,这才叫人心寒。
程英他此刻真当是一个堂堂正正值得夸赞的好儿郎,再说太子跟曲泠君都是好人,这世上哪有好人委曲求全坏人洋洋得意的道理?
程英更何况,这梁尚常年殴打曲泠君,恐怕是连一双儿女都不曾放过。
程英如此的败类死了就死了,为何还要让曲泠君为其赔命?
程英这世上此等不公之事,我是最见不得的。
程英所以我定当要鸣不平,你带我去。
凌不疑好,那你得先保证,不准擅自行动。
程英好!
两人来到粱府听粱尚的弟弟梁遐将事发当天的情况娓娓道来,可梁母认定曲泠君就是杀害梁尚的凶手想要滥用私刑却被及时出现的凌不疑和程英阻止,而袁慎也请来了身为梁家嫡长女的母亲,紧随而至的竟然还有程少商。
凌不疑少商为何在此?
程英她听闻此事想来看看,我拗不过她便让她跟来了。
程少商凌将军,你就让我在此处吧!
凌不疑也罢!
凌不疑你们二人跟紧我,定不要单独行动,注意安全。
粱母当初只是梁老太爷身边一个门第微寒的填房婢女,因为生下次子梁遐才会被扶为正室,所以才格外宠溺梁遐而冷落梁尚,才会使得梁尚敏感多疑,如今酿成大祸。
袁母原本瞧不上品行不端、心胸狭隘的粱母,如今更是如实数落梁母,曲泠君坦言自己这些年所受的屈辱,可是梁尚却屡次以孩子们的性命要挟她而不能绝婚。
而在另一边,凌不疑召集梁家众人阐述凶手之所以会如此高调行事,必然是相信有人会里应外合保他周全,而这一场连环计针对的就是梁家家主的身份。
凌不疑猜测这一切皆是幕后主谋在操作,而太子与曲泠君在紫桂别院幽会也不过是障眼法而已,因为梁尚被害当日送饭的人并非曲泠君,而是其侍女幼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