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礼听玉隐说完,神色复杂,心中既为甄嬛安然留下而庆幸,又对玉隐为他们二人所做的一切感到诧异与感激。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允禧在一旁看着气氛有些凝重,便笑着打圆场:“十七哥,十七嫂,既然熹贵妃没事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咱们都该高兴才是。”
玉隐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是该高兴,只是这几日着实心力交瘁。”
允礼看着玉隐憔悴的面容,心中涌起一阵愧疚:“玉隐,这次多亏了你,我……”
玉隐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王爷不必如此,这都是我心甘情愿做的,只要王爷和长姐都平安,我便安心了。”
允礼还想再说些什么,这时,王府的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王爷,宫里传来消息,皇上宣您即刻入宫。”
允礼心中一紧,与玉隐对视一眼,玉隐眼中满是担忧:“王爷,你此去千万要小心,莫要再冲动行事。”
允礼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我知道,你也别太担心。”说罢,便随着管家匆匆出门,上了马车,向宫中驶去。
玉隐望着远去的马车,心中忐忑不安。允禧安慰道:“十七嫂,别担心,十七哥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玉隐勉强笑了笑:“希望如此吧,只是皇上的心思难测,我实在放心不下。”
在宫中,允礼被带到了养心殿。他走进殿内,恭敬地行礼:“臣弟参见皇上。”
皇上坐在龙椅上,神色冷峻地看着他:“果郡王,听闻玉隐为了熹贵妃,不惜进宫向朕求情,甚至愿意替她和亲,可有此事?”
允礼心中一惊,连忙说道:“皇上,玉隐她……她只是心系后宫安稳,并无他意。”
皇上冷哼一声:“哼,果郡王,你与熹贵妃的情谊,朕一直都看在眼里。如今玉隐这般作为,倒是让朕有些刮目相看。”
允礼不敢抬头,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皇上明鉴,臣弟与熹贵妃之间,只是主仆之情,绝无任何逾越之举。”
皇上沉默片刻,缓缓说道:“罢了,此次熹贵妃之事,就暂且这样。不过,果郡王,你往后行事可要更加谨慎,莫要辜负了朕的信任。”
允礼连忙谢恩:“臣弟定当铭记皇上教诲。”
从养心殿出来,允礼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快步走出宫门,上了马车,赶回王府。
回到王府,玉隐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允礼平安归来,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王爷,皇上没为难你吧?”
允礼摇了摇头:“皇上只是告诫我行事要谨慎,并无大碍。”
玉隐松了一口气:“那就好,王爷,快进去歇着吧,这一路也累了。”
允礼看着玉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经过这次的事情,他对玉隐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女子看似柔弱,却有着如此大的勇气和担当。
夜晚,王府中一片寂静。允礼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甄嬛送给他的珊瑚手串,思绪万千。玉隐轻轻走进书房,看到允礼手中的手串,心中微微一痛,但她还是强颜欢笑道:“王爷,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允礼抬起头,看着玉隐,突然说道:“玉隐,谢谢你,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玉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王爷言重了,这都是我分内之事。”
允礼站起身,走到玉隐身边:“不,你为我和嬛儿做的一切,我心里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