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也吃。”卫玉珏有样学样给卫恕心夹菜。
卫恕心咽下嘴里的饭说:“明日你那些点心去给夫子,束脩本就低,而且你之前用的笔墨纸砚皆是夫子给你的。”
对于束脩,交的本就不多只是夫子象征性的收2钱,其余皆有各地官府补贴,卫恕心从未担心交不起束脩
“阿姐,我知道了。”
吃完饭卫玉珏去背书,大概是丹药起了作用,卫玉珏竟比平时早睡了半个时辰
卫恕心收拾好厨房洗漱完便回屋里了
卫恕心玄子给我介绍一下“百寿图”
玄子拿出一本书放在桌子上,掀开其中一页看着读
玄子姐姐, “百寿图”顾名思义民间传统寓意字样。用一百个不同形体的“寿”字所组成的图像,有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数种;也有在一个大”寿”字中再写上一些小“寿”字的。图像中的字体多为繁写,有篆体.隶书.楷书或几种字体混合兼用。经过不同形体”寿”字组合成的百寿图.往往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富丽堂皇、意蕴深长的感觉。
玄子当然,百寿图在创始之初并不是被人们当作一种艺术品来欣赏的。它是古代汉族民间对长寿理想的一种寄托。因此,它总是被人们排列得整整齐齐.书写得端端正正,并且带有一种朦胧的神秘主义色彩。
玄子“百寿图”从宋代以来就已作为稀世之宝、广为传颂。特别是南宋时期,专事拓印、装裱“百寿图”作坊久盛不衰。朝廷显贵、书香世家,百姓士庶都为拥有一幅“百寿图”而自豪。挂之于堂中顿然门庭生辉、宾客争相观赏。古时商人远行或浮游宦海者更是把“百寿图”作为护佑身家平安的宝贝。
玄子相传古时百寿岩前有一口丹沙井,井水甘甜清凉。常有一对白白胖胖的孩童出没,系千年首乌精所变。住此地廖扶及其家人常饮用此井水。廖寿高150多岁始无疾而终,后其家人家族数百人也都个个长命百岁。
玄子宋代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时任永宁知县的史谓有感此事,在自己的寿庆之日挥笔写下这个大寿字,并邀请县内长寿百名老人各写献一小寿字,他亲自经年整理写入大寿字的笔画内,然后雇请名工巧匠镌刻在岩内石壁上,成为现今的“百寿图”。
玄子“百寿图”中的100个小寿字更是各有千秋、字体各异、无一雷同。其中楷、隶、篆、行、草、甲骨文等无所不有、小寿字旁还注明文体出处。其中以朝代分有商鼎文、周鼎文、汉鼎文等;以地域分(古代称国名)有鳍隶、燕书、西夏台书等等;以字体论有易篆、古隶、古斗金文、飞白书等等;以书法家而言有程邈、怀素、虞(世南)书、蔡(襄)书、小王(献之)书以及书圣王羲之的“换鹅经”文体等等。还有字如其形的蝌蚪文、星斗文、火文、树文、龙文、凤文、聚宝文等等。在桃形点的“聚宝文”内还有如珊瑚、象牙、犀角、珍珠、熊掌、玉圭等等都是惟妙惟肖,琳琅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