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宜自述
*
我是南辰王府的十一。
十三岁那年,我随哥哥来到了西州,拜南辰王为师。
我很清楚地记得,那天下着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在城楼下,我遇到了此生最重要的人。
苏遥,这是她的名字。
起初我听守城门的士兵唤她先生时便觉得奇怪,她不是小南辰王麾下的将军吗?
怎么成了先生?
她领着我与哥哥上了城楼观看王军大阅,提醒我不要冻伤。
她不像武将,反而像是闺中女子。
不仅长得好看,人也是温温和和的。
后来我拜入南辰王府,因男女有别,师父不便教导于我,于是将我托付给了先生。
自那以后,先生便是我一人的先生。
先生教我写字,弹琴,茶道……许许多多,都是先生教我的。
对了,先生还会给我讲话本。
她领着我,一步一步走进了她的世界。
不仅如此,先生还带我去看了花灯,买了糖葫芦。

那年的花灯,是我此生看过最美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我许下的愿望,终究还是没有实现。
.
再后来,先生要出去打仗,我就守在南辰王府等着她回来。
由春到夏,由秋入冬,周而复始。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等到先生回来了。
可先生回来了,我却要走了。
我舍不得先生。
所以我爬上了屋顶,这是先生教我的法子。
一向都很管用,但这次却失灵了。
成喜也爬了上来,她安慰我,道出了我那不为人知、隐晦的小心思。
也是,成喜一向对我了如指掌。
.
其实,这太正常了。
没有人会不对先生这样的人心动,更何况是我?
年少时积攒的朦胧好感,经过年年岁岁的沉淀,逐渐化成了一坛清冽的好酒。
不浓,但历久弥香。
.
青龙寺祈愿那日,我对着寺庙的大师撒了谎,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说谎。
我不敢拜佛,不敢让神佛知晓,我卑劣又恳切的心思。
.
后来的后来,世事变迁,朝堂更替。
我与广凌王的婚约作废,我很高兴,这样我就能陪在先生身边。
可这终究是奢望。
最后,我还是要嫁给他。
成亲的前一晚,我陪师姐去太极殿碰见了先生。
她同我说,怕我过得不如意。
我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我上前拥住她,“先生明日就不要来观礼了。”
先生答应了。
她总是这样,无条件的偏爱于我。
.
我与先生的最后一面是在不久后他们即将出兵的几天前。
我用先生教我的法子给她沏了最后一杯茶。
临走时,先生说她在当年的那棵花灯树下替我祈了愿,让我有空可以去看看。
我没有去。
刘子行不允许我回到西州。
所以,我托阿娘帮我找到了那块底部刻有“十一”二字的祈愿牌。
“百事从欢,顺颂时宜”
这就是先生的愿望。
.
先生战死,死在她毕生守护的南辰王府内。
火染红了半边天空,南辰王府化为灰烬,先生独自一人带着炸药同追杀她的军队同归于尽。
宁死不降。
我不相信,可我却不得不信。
阿娘给我带来了一盏花灯,是我当年挂的那盏。

上面新添了两行字,是先生的笔迹。
“此生唯愿,十一安”
我抱着那盏花灯,又是笑又是哭,泪水爬满了整张脸,鬓发散乱。
太狼狈了。
还好,先生不知道。
还好,她看不见这样的我。

.
噩耗一个接一个的传来,师父被剔骨、大师姐战死、哥哥被重兵围剿……
刘子行居然在这个时候要封我为贵嫔,可笑,真是太可笑了。
册封礼当日,阿娘来看我,她说她知错了,她不该将我送入宫中。
这怎么会是阿娘的错呢?
阿娘告诉我,她为我准备好了退路,让我去南萧,桓先生会在那里接应我,此去不必回头。
可我早就没有退路了。
我拜别了阿娘、义兄,登上了城楼。

我丢弃了身上的所有首饰,手中紧紧地攥着那块祈愿牌。

我有一个自少时喜欢的人,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讲过。除了我阿娘,无人知晓。
请阿娘原谅女儿的不孝,从此舍弃漼姓。时宜,只是南辰王府的十一。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这句诗,是先生教我的。
京城落了雪,我就在满天大雪中同先生再次重逢。

——番外·参商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