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宜修又挺着个大肚子入宫了。
向德妃一番陈情之后,宜修又说到:“本来侄女就打算在嫡福晋入府就将管家权交与嫡福晋的,现在看来侄女连管家权都已经不能沾染了,自从定下婚期,侄女就一直在整修院子,就打算在生产之前能够搬入新院子的。侄女都已经避让到这份儿上了,可府里的福晋还是如此咄咄逼人,侄女真的忍受不了了。”
“这事毕竟是家丑,闹出来对谁都不好,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今日能收买产婆,明日便可以收买膳房,采买......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呢?侄女儿的小院后面就是后街了,想在自己的小院儿开个可以外出的后门,平日里就外出采买些吃食。”
看着宜修坚毅的面庞,德妃再一次妥协了。“罢了,也就随你吧。只一点,侧门不许时时开着。本宫给你些人手,替你守着这侧门。”
“多谢姑母,只是侄女还有个请求。”
“还有什么请求一并说了吧,好歹怀的是本宫的孙子又是侄外孙的。今日这事儿还是叫你受委屈了。”
“谢姑母,侄女想求姑母赐个懂医理懂药理的嬷嬷给侄女。”
“准了,竹息,让安嬷嬷进来。”德妃对她的大宫女说到,然后又对宜修说,“你不说本来也要送到府上去的,安嬷嬷是本宫身边的老人了,就连本宫怀十四的时候,当时也是安嬷嬷伺候的。本宫以后就让安嬷嬷伺候你了。”
“多谢姑母,既然如此,这两个产嬷嬷和这些东西就交给姑母了。”

进了一趟宫,宜修交出去两个背主的奴才,换回来了一个懂医理的嬷嬷,两个守门的太监。
一出宫,宜修就对染冬说:“染冬,那两个产嬷嬷的另一份供词一定要收好了,注意监视着那两个产嬷嬷的家人,要是有什么异动,随时禀报。”
“是。”
没错,那两个产嬷嬷的供词宜修弄了一式两份,一份交给了德妃,一份自己留底。而且留底的那一份证词更详细,就连何时何地收了多少的贿赂都被记录下来了,作为差一点就是上任宫斗冠军的人,又继承了一个穿越者的记忆的宜修,怎么可能不留一点保底的证据呢?

顺带一提,宜修回了宁和院,就把管家权都交到了前院高无庸手里。苏培盛是胤禛的贴身太监,但是高无庸却是总管太监。毕竟苏培盛要时时跟着胤禛,但是总管太监却要管着很多事情,苏培盛分身乏术,不过也是因为现在年纪小还没历练出来。
之前宜修就向德妃求了个恩典,可以不用在柔则进府之后前去奉茶请安。所以,宜修只是每日派小太监出去领些奉例,就没有出过院门。

日子一天天的就在宜修找绣娘学习刺绣,找安嬷嬷学习药理当中过去了。
直到这一天……
作者我得梳理一下时间线,今天就更一章
作者我看了半天,如果是历史上乌拉那拉氏怀孕的时期,康熙在打噶尔丹(三征)。
作者我要是皇帝看到这边我在搞事业,打仗,我儿子在后面找女人玩耍。
作者要气死啊_(:з」∠)_
作者历史上,康熙打噶尔丹是老四跟过去了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