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双佩之谜
晨雾渐散,山间小路上只剩下颜淡和铁鹰二人。应渊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颜淡却仍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双佩——应渊给她的龙纹佩和她自幼佩戴的莲生佩。
"夫人,该启程了。"铁鹰牵来马匹,声音低沉,"殿下安排我们在三日内赶到北疆边境的青云镇,那里有接应的人。"
颜淡收回目光,翻身上马。她不是娇弱的闺阁女子,顾家未遭难前,父亲曾亲自教她骑射。只是这些年颠沛流离,让她几乎忘了自己也曾是将军之女。
"铁统领,应渊...殿下他回宫会有危险吗?"马匹缓步前行,颜淡终是忍不住问道。
铁鹰眉头紧锁:"二皇子虽暂时退去,但绝不会善罢甘休。不过殿下早有准备,他在宫中也并非孤立无援。"
颜淡轻咬下唇,胸前的双佩随着马背的颠簸轻轻晃动,偶尔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她想起应渊临别时说的话——"保管好它,就像保管我的心"。
山路崎岖,两人不得不放慢速度。铁鹰警惕地环顾四周,手始终按在刀柄上。
"这条路不对。"行至一处岔路口,铁鹰突然勒马,"有人动过路标。"
颜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树干上刻着的指示箭头明显被人为改动过方向。若非铁鹰经验丰富,常人很难察觉这细微的变化。
"我们走这边。"铁鹰指向左侧一条更为隐蔽的小径,"看来二皇子的人已经盯上我们了。"
颜淡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摸了摸藏在袖中的匕首——那是应渊临行前塞给她的。
"夫人不必担心,"铁鹰似乎看出她的不安,"殿下安排了多条路线和接应点,就算他们截住一两处,我们也能安全抵达北疆。"
颜淡点点头,却无法驱散心头的不安。她总觉得,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与此同时,皇宫内。
应渊跪在养心殿外已有一个时辰。初夏的阳光毒辣,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纹丝不动。
"四殿下,皇上龙体欠安,今日不见任何人。"大太监李德全从殿内走出,脸上堆着假笑,"您还是先回府歇着吧。"
应渊抬眼:"李公公,父皇昨日还传旨召我回宫,怎会突然不见?"
李德全笑容不变:"圣意难测,老奴也只是传话。对了,二殿下让老奴转告您,顾家余孽一事,他可以不追究,只要您..."
"李德全!"应渊厉声打断,"你一个奴才,也敢在本王面前传这种话?"
李德全脸色一变,随即又恢复谄媚:"老奴失言,殿下恕罪。只是..."他压低声音,"皇上病重,朝中已是二殿下主事,您何必..."
应渊冷冷扫他一眼,李德全立刻噤声。
"本王就在这里等,直到父皇召见为止。"应渊不再理会他,挺直腰背继续跪着。
李德全叹了口气,转身回殿。片刻后,一个小太监悄悄靠近,塞给应渊一张纸条。
应渊借着衣袖遮掩展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北疆有变,速救。"
他瞳孔骤缩,纸条在掌心化为齑粉。颜淡有危险!
......
山间小路上,颜淡和铁鹰已经连续赶路两天。为避开追兵,他们专走人迹罕至的山路,夜晚就露宿在岩洞或树下。
"过了前面那座山,就是青云镇了。"第三天傍晚,铁鹰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峦,"接应的人会在镇上的'醉仙楼'等我们。"
颜淡疲惫地点点头。连日奔波让她精疲力尽,但胸前的双佩却在这两天频频发热,尤其是夜晚,甚至会发出微弱的荧光。她曾悄悄询问铁鹰,这位忠心耿耿的侍卫却表示从未听应渊提起过玉佩有此异象。
"铁统领,你有没有觉得...这一路太安静了?"颜淡突然开口,"除了第一天发现路标被改动,再没遇到任何追兵。"
铁鹰神色凝重:"确实反常。二皇子不是轻易放弃的人..."
话音未落,一支箭矢破空而来,直取铁鹰咽喉!
"小心!"铁鹰猛地推开颜淡,自己侧身闪避,箭矢擦着他的脖颈飞过,带出一道血痕。
"有埋伏!"铁鹰拔刀出鞘,将颜淡护在身后。
树丛中窜出十余名黑衣人,个个手持利刃,为首的冷笑道:"铁统领好身手,可惜今日注定要葬身于此!"
铁鹰不答话,刀光如电,瞬间斩杀两名冲上来的刺客。颜淡也拔出匕首,背靠铁鹰,警惕地盯着四周。
"夫人,待会我杀开一条路,你立刻上马往北跑,不要回头!"铁鹰低声嘱咐。
"不行!我不能丢下你!"颜淡坚决道。
铁鹰苦笑:"殿下将您托付给我,我宁可死也要护您周全。"
刺客再次攻来,铁鹰如猛虎般冲入敌阵,刀光剑影间又倒下三人。但对方人多势众,铁鹰身上很快挂了彩。
"走!"铁鹰突然回身,一刀劈断拴马的绳索,将颜淡推上马背,"记住,醉仙楼找姓周的掌柜!"
颜淡还想说什么,铁鹰已狠狠拍在马臀上。马匹吃痛,嘶鸣着冲了出去。身后传来铁鹰的怒吼和兵刃相交的声音,还有刺客气急败坏的叫骂。
颜淡伏在马背上,泪水模糊了视线。她不敢回头,只能死死抓住缰绳,任凭马匹带着她在山路上狂奔。
不知跑了多久,马匹终于力竭慢了下来。颜淡这才发现,自己竟来到一处陌生的山谷,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响。
她下马检查,发现马腿已被荆棘划伤,不能再长途跋涉。而更糟的是,她迷失了方向。
"铁统领..."颜淡哽咽着,胸前的双佩突然剧烈发热,烫得她皮肤生疼。她慌忙取出玉佩,惊讶地发现两佩竟在黑暗中发出明亮的青光,彼此吸引着想要合在一起。
颜淡鬼使神差地将两佩相合,只听"咔"的一声轻响,龙纹佩与莲生佩竟完美地嵌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玉佩。更神奇的是,玉佩上的纹路在合并后显现出一幅微缩地图,其中一个小红点正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是..."颜淡瞪大眼睛,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莲生佩是顾家祖传之宝,与皇室龙纹佩本是一对,藏着前朝最大的秘密..."
她正想仔细研究,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颜淡慌忙将合二为一的玉佩藏回衣内,拔出匕首躲到树后。
马蹄声渐近,借着月光,颜淡看清来者穿着北疆边军的服饰,为首的男子约莫四十岁,面容刚毅,左眼有一道疤。
"顾小姐,请现身吧。"男子突然开口,"我是北疆王麾下周劲,奉四殿下之命前来接应。"
颜淡犹豫不决,不敢轻信。
男子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这是四殿下给我的信物,说您见了自会明白。"
颜淡借着月光看去,那令牌上赫然刻着"渊渟岳峙"四字——正是应渊书房匾额上的题字。
她这才从树后走出:"周将军,铁统领他..."
周劲神色黯然:"我们发现了铁鹰的...遗体。他杀了七名刺客,力战而亡。"
颜淡腿一软,险些跌倒。周劲连忙扶住她:"顾小姐节哀,铁鹰是条好汉。他临终前用血在地上写了'内奸'二字,想必是提醒我们队伍中有叛徒。"
"那青云镇..."
"不能去了。"周劲摇头,"二皇子的人已经控制了那里。我们必须改道直接前往北疆王府。"
"北疆王府?"颜淡疑惑,"那不是更危险吗?"
周劲压低声音:"王府有密室藏着能证明顾家清白的证据,是当年顾将军亲手交给北疆王的。四殿下此次送您去北疆,就是为了取这份证据。"
颜淡心跳加速,父亲清白的证据!但紧接着她又想到应渊:"那殿下怎么办?他还在宫中..."
"四殿下自有安排。"周劲递上一封信,"这是他给您的亲笔信。"
颜淡急切地拆开信,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颜淡,见字如晤。
若你读到此信,说明计划已至关键。北疆王府密室中的证据可洗刷顾家冤屈,亦可揭露二皇兄勾结外敌、陷害忠良之罪。然此行凶险,你若不愿涉险,周劲会护送你至安全处隐居。无论你作何选择,我都尊重。
只盼你平安。
一切顺利,月圆之夜,北疆王府见。
青离手书」
颜淡将信紧紧贴在胸前,泪水无声滑落。她知道,自己已无退路。
"周将军,我们何时启程?"她擦干眼泪,声音坚定。
周劲有些意外:"顾小姐决定去北疆王府?那里现在危机四伏..."
"我必须去。"颜淡打断他,"为了顾家,也为了...青离。"
周劲肃然起敬:"好!那我们即刻出发。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在出发前,能否让我看看那对玉佩?殿下说它们可能指引我们找到密室。"
颜淡从颈间取下已经合二为一的玉佩。周劲接过后仔细端详,突然脸色大变:"这...这竟是传说中的'山河社稷佩'!"
"山河社稷佩?"颜淡疑惑。
周劲激动地解释:"相传太祖皇帝开国时,将一份关系国家命脉的秘密藏宝图一分为二,分别刻在两块玉佩上。一块赐给了开国功臣顾家,也就是您的莲生佩;另一块则由皇室传承,就是四殿下给您的龙纹佩。没想到它们竟在您手中合二为一!"
颜淡震惊不已,父亲临终时含糊的话语突然有了新的含义。难道顾家被陷害,与这玉佩的秘密有关?
"顾小姐,这玉佩上的光点..."周劲指着玉佩上闪烁的红点,"应该就是密室所在。看来我们此行不仅关乎顾家清白,更牵涉到国家机密!"
颜淡深吸一口气,将玉佩重新戴好:"那更刻不容缓了。周将军,我们走吧。"
周劲郑重点头,命人牵来新马。颜淡翻身上马,最后望了一眼京城方向。
"青离,等我。"她在心中默念,"这次,换我来守护你。"
月色下,一行人向着北疆疾驰而去。颜淡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是怎样的危险,但她已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揭开真相,还顾家清白,也为了...能与应渊堂堂正正地相守。
胸前的山河社稷佩在夜色中微微发烫,仿佛在回应她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