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身着深紫色宫装,头戴华贵的凤钗,满脸忧色地坐在榻上。她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焦虑。
宜修匆匆赶来,声音坚定:“母后万安。母后莫要太过忧心,皇上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很快康复。臣妾已安排了众多得力之人去伺候陛下,定能让陛下尽快好起来。”
太后微微叹气,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一些:“哀家如何能不忧心?皇帝这一病,后宫前朝皆不安宁。”
宜修上前一步,轻轻握住太后的手,柔声道:“母后放心,臣妾定会尽心尽力照顾陛下,稳定后宫。皇上的病情,有任何情况臣妾都会及时向您禀报,不让母后忧心。”
太后看着宜修,眼中露出一丝欣慰:“有你在,哀家也能放心些。你定要好好照顾皇帝,不可有丝毫懈怠。”
宜修郑重道:“臣妾遵旨。母后也要保重身体,莫要太过劳累,臣妾还需要您的指点呢。”
太后微微点头,脸上的忧色稍霁。
从太后处离开,宜修马不停蹄地便赶到了玄凌宫中,亲自端着药碗侍奉玄凌。不得不说,虽然玄凌此时面色苍白,头发有些凌乱,却依然难掩他的英俊之气。
宜修温柔地说道:“四郎,濛濛喂您喝药。”
玄凌微微睁开眼睛,看着宜修,眼中露出一丝感动:“辛苦濛濛了。”
宜修轻轻摇头,眼中满是关切:“陛下为天下之主,臣妾照顾陛下是分内之事。陛下一定要快点好起来,这后宫和天下都离不开陛下。”
玄凌握住宜修的手,合上眼:“有你在,朕很安心。”
随即叹了口气,道:“朕这一病,朝中有没有人蠢蠢欲动啊?”
宜修听得此言,却突然放下了药碗,恭敬地跪在床前道:“四郎,濛濛拼着这一条命也要同您说,四郎如今春秋正盛,未立得太子,朝中无人监管,只恐有些簪缨世胄会拿大。濛濛斗胆,恳请四郎允妾代您上朝,处理政务。”
玄凌微微皱眉,眼中露出一丝犹豫:“此前你虽同我一起,可从未说过话,只在一旁侍奉朕。这……这恐怕会引起群臣非议。”
宜修继续说道:“陛下,臣妾深知此事重大,但如今陛下病重,朝中不可一日无主。臣妾虽为女子,但也略通政务,定能为陛下稳住局势。且臣妾会事事向陛下禀报,绝不擅自做主。陛下可先让臣妾试上几日,若有不妥,陛下再另作安排。”
玄凌思索片刻,他知道自己的病情一时半刻好不了,朝政不能无人处理。便道:“好吧,朕就暂且允你代朕上朝。但你一定要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差错。若有大事,必须及时向朕禀报。”
宜修连忙谢恩:“妾谢过四郎,定不负重托。”
此事了了,宜修深知不能过多在玄凌面前转悠,便给后宫正六品以上并个别妃子都安排了时间,日夜去侍疾。不仅能博得个贤良之名,亦能让玄凌满意些。
甄嬛心中有些不情愿,她觉得自己与玄凌之间有着特殊的感情,不想与其他妃嫔一起侍疾。但她也明白,在这个时候不能违抗皇后的命令。
朝堂之上,宜修身着皇后朝服,端庄威严。她看着群臣,心中感慨万千。在此之前,她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能独自上朝,大权在握的感觉竟如此之妙,心中暗暗发誓要握此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