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玄凌的病终于好了。这一个月来宜修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连小事都要向他禀告一番,令他十分满意。
于是,他大手一挥,在平日的“二圣临朝”时,也给予了宜修不少的说话机会。令他更满意的是,每每宜修出言,都是站在自己这一边,帮着他对付不听话的老臣。一来二去,宜修在玄凌的心里分量又重了不少。
玄凌年轻力壮,底子又好,经过这一番病痛,倒也没留下什么大碍。心情愉悦之下,他又开始寻思着玩乐之事。但快到年宴了,也不好太过放纵,只得先搁置了。
既然无法寻得新乐,便多看看身边人。这一月来侍奉得合玄凌眼缘的妃嫔,便都收到了赏,升了几个人份位。
“上谕:自古嫔妃之德,以柔顺为体,以恭谨为仪,更以贤良淑慎、体恤君心为上。
朕观后宫之中,苕婕妤、敬芳仪、赵嫔、沈小仪、安娘子,端庄淑雅,才情兼备。于朕微恙之际,日夜侍奉于侧,以情笃真,以行践孝,实为后宫之典范,朕心甚慰。
朕念其侍疾有功,情深意重,特诏告天下,晋苕婕妤为苕贵嫔、敬芳仪为敬荣华、赵嫔为韵芳仪、沈小仪为惠小仪、安娘子为姝美人,以表尔功,以嘉尔德。尔今后更当勉力,恪守宫规,辅佐中宫。
钦此。”
甄嬛前不久刚刚晋位,便只赏了她许多珍宝。
日子一晃便到了宫中的年宴,处处华彩四溢,红绸高悬。宫殿之中,佳肴罗列,美酒盈樽。乐师奏响袅袅之音,舞姬摇曳生姿。
众妃嫔们皆着绚丽服饰,珠翠环绕。或浅笑低语,或静候皇帝驾临。大臣们身着庄重官服,恭立一旁,偶尔低语几句,神色肃穆。
不多时,玄凌身着龙袍,同身着凤袍的宜修,一同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而来。众人连忙起身行礼,高呼万岁、千岁。玄凌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今日年宴,大家不必拘束,尽情欢享。”
半盏茶后,太后也来了。众人再次行礼,恭迎太后。太后面容和蔼,“不必多礼,今日年宴,众人同乐。”
众人纷纷落座,宫宴这才正式开始。宫殿中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派喜庆祥和之气。
正当众人沉浸在这欢乐氛围之中,惠小仪却突然止不住地干呕起来。众人心中一紧,担忧之色浮于面上,虽未明言,然而皆恐有何不妥之处影响陛下安危。宜修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立刻看向玄凌。
玄凌神色微变,立刻吩咐:“传太医。”
候在偏殿的太医们马上就赶来了,有人诊脉,有人验毒。片刻之后,太医面露喜色,跪地道:“恭喜陛下,惠小仪有喜一月有余。”
此言一出,前朝后宫众人皆起身磕头贺喜。玄凌亦欣喜不已:“好,好,好!今日双喜临门,来人,传朕旨意,惠小仪有喜,朕心甚悦,晋为惠嫔。”
太后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微微点头:“甚好,皇家又添子嗣,乃社稷之福。”
宜修也笑道:“恭喜陛下,沈妹妹有此喜事,实乃后宫之福。”
玄凌转头看向宜修,眼中满是信任:“皇后安排得这年宴甚是热闹,朕心甚悦。”
宫宴继续,欢声笑语在宫殿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