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明前的黑暗中,阮柚白在角落里睡得正香,怀里抱着那个神奇的音乐盒。
马嘉祺和顾词谣肩并肩坐着,守望着即将到来的曙光,各自沉浸在无声的思绪中。
清晨,河面上飘着薄雾,一条小渔船准时出现。
船夫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者,一言不发地递给他们三套渔民的粗布衣服。
换上伪装,三人上船顺流而下。
两个小时后,渔船靠岸,一辆军用吉普等在那里。
司机是个年轻战士,确认过暗号后,载着他们驶向远方的群山。
路上,顾词谣注意到马嘉祺不时查看怀表,表情越来越凝重。
顾词谣“怎么了?”
她低声问
马嘉祺“时间不对”
马嘉祺皱眉
马嘉祺“我们应该是第一批到达的,但基地已经有人了。”
果然,当吉普车翻过最后一道山梁,下方的山谷中赫然是一个庞大的军事设施,几辆黑色轿车停在大门口,格外显眼。
顾词谣“那是谁的车”
司机摇摇头:“不知道,但牌照是北京的。”
马嘉祺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马嘉祺“国防科工委的车...但科工委的人应该后天才会到。”
吉普车在距离基地还有一公里处停下,一个穿军装的中年男子迎上来:“马工?钱老让我来接你们走侧门。”
马嘉祺警惕地看着他:
马嘉祺“张处长?你不是在北京开会吗?”
“提前回来了。”张处长笑了笑,右手不经意地摸了摸左胸口袋—顾词谣注意到那里露出一个红色小角,像是某种通行证。
马嘉祺似乎放松了些:
马嘉祺“情况如何?”
“复杂。”张处长压低声音,“科工委来了个检查组,说是例行检查,但来得太巧了。钱老怀疑有内鬼通风报信。”
他领着三人绕到基地侧面的一个小门,卫兵仔细检查了每个人的证件,特别多看了顾词谣和阮柚白几眼。
“服装设计师和助手?”卫兵疑惑地问。
“测试需要特殊工作服。”张处长解释,“上面批准的。”
进入基地后,顾词谣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这是一个庞大的地下设施,走廊两侧是一个个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匆忙来往。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大厅里那个巨大的装置,被帆布覆盖着,只露出基座。
马嘉祺“那就是'北斗'的核心。”
马嘉祺低声说
马嘉祺“卫星导航系统的地面控制终端。”
顾词谣恍然大悟—原来“北斗计划”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在80年代,这绝对是超前时代的尖端科技!
张处长带他们来到一间小会议室,钱老已经等在那里。
老人看起来憔悴了许多,但眼神依然锐利。
看到阮柚白,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情,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
“拿到了?”他直截了当地问。
马嘉祺点点头,取出胶卷盒和笔记本:
马嘉祺“音乐盒数据和解密序列。”
钱老接过这两样东西,手微微发抖:“五年了...终于完整了。”他转向顾词谣,“顾同志,听说你的服装设计很特别?”
顾词谣有些惊讶:
顾词谣“就是普通的设计...”
“钱老需要你设计七套特殊的工作服。”张处长解释,“给核心操作人员穿的,要能...容纳一些特殊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