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丞相听到武官这样说,立刻转过头来,“究竟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你们故意偏袒淮王?”
“我们是同淮王交好……只是因为我们知道淮王是一个好的将领。他此次也只是想要立刻抵挡蓟北的进攻。”
“淮王,不经陛下同意,私自带兵,如此胆大妄为,以后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皇帝悠哉悠哉的看着堂下吵闹的众大臣,缓缓的开口说道:“行了,众爱卿都别吵了,无端为了这件事情伤了彼此的和气。”
众人一看皇帝发话,立刻都归拢了脾气,“是,谨遵陛下圣旨。”
“既然,众爱卿意见一致,那么朕就下旨,立刻调淮王回京,如有抗旨,立刻着人羁押!”
此话一出,众大臣立刻跪下,不过他们口中所说的话倒是根本不同。
一些人会说:“陛下!此刻调淮王回京,实在不利于战场作战。请陛下三思!”
另一些人则振臂高呼:“陛下圣明!”
如此对比,实在是令人震撼。
然而,皇帝的心思怎能够容人轻易改变,杨丞相领了旨意之后,立刻便开始着手安排。
“你们若是无其他事,今日就退朝吧!”皇帝这样说道,正欲起身的时候,又有大臣跪下磕头。
“陛下三思啊!不可啊!”
那人的头磕的砰砰响,几乎上是声泪俱下。
“唉,爱卿为何如此偏袒淮王啊!真是叫朕寒心。”
皇帝眼波流转,他望着跪在地上的那位大臣,就像在看一个毫不起眼的蝼蚁。
真是螳臂当车,无可救药。
“来人,把他关进大牢!等到淮王被羁押回来,你就能见到他了!”
皇帝的眼神就像数九寒天的气温,给人一股彻头彻尾的冰冷,那位替淮王求情的大臣,听到皇帝如此安排自己,早就已经被吓得昏死过去,像个尸体一样被内官拖出去。
“好了,其他人赶紧退朝吧!”
这边,杨丞相领了陛下的旨意,嘴角带着些许的笑意,他找到了镇北将军,笑眯眯的同他说了皇帝陛下的计划,镇北将军大喜,赶紧带着一队人马与杨丞相奔赴边地。
“丞相,陛下真的下旨带回淮王?”
“那是自然,我还能骗你吗?”
“可是这样一来,蓟北的战事要派何人迎战?”
“陛下天纵英明,自然是已经将这些事情考虑进去了,将军不必担心。”
话是这样说,镇北将军心里还是会犯嘀咕,他害怕万一淮王被叫回之后,自己就要替淮王上战场。自己已经年过五十,身体状况不佳,余下的日子只想慢慢的度过。
“丞相,您颇得陛下的恩宠与信任,可知召回淮王之后,陛下意在谁出征?”镇北将军有些紧张,他的意思昭然若揭,而对面的杨丞相,也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镇北将军客气了,我只是替皇上办事而已,至于这谁要出征,将军您还不知道吗?现下咱们苏朝,手握军权的就是您与淮王了!”
镇北将军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油然而生一股溺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