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亲征被俘,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所以当敖玉被俘的消息传到南诀帝都时,他们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
有支持和谈、赎回太子的,有支持其他皇子、希望能趁机废太子的,有主动请缨请战的……
不过,还没等他们商量出个结果来,就接到了一连串的噩耗——
北离在半月之内,连下十二城。
这还没完。
与此同时,继澹台破三人之后,他们国内数位大城之主、宗派首领,都在这半个月内陆陆续续地被一些陌生强者上门挑战,不幸败亡。
南诀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御驾亲征。
然而这对于南诀的战局而言,除了在前几天让他们士气大振,防下了两次琅琊军的攻城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就在南诀皇帝抵达前线城池的第五日,永安王、兰月侯各自率领一只数千人的骑兵,夜袭其东南、西南的两个小城,并成功将其拿下,使南诀皇帝落入了琅琊军的包围圈之中,粮草辎重运输路线被直接切断。
在被困了半月、数度尝试突围未遂后,城中粮草终于告罄。南诀军中哗变,有人割下了皇帝与将领的首级,开城迎琅琊军入内。
就这样,在坤始元年,这个天下终于结束了原本南北对峙、四周小国林立的状态,恢复为了大一统的帝国。北离也不再是北离,而是大离。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萧岚一直都在忙着一件事——科举。
也许是因为这是个武侠世界的原因吧,这个世界非常奇怪。
这里的文化大约是中国古代南宋时期的水准,中国的那些著名诗词在这里也有流传。但这里的朝堂所盛行的,居然还是察举制,记载信息用的居然还是绢帛!
大离开国至今一百二十余年,虽然也有不少出身平民的官员,但能坐到高官之位的寥寥无几。与之相对的,世家子弟无论是求学还是出仕都容易不少,董家已经连续担任了六代太师,比东汉时那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还要煊赫得多!
而这显然是一种畸形的政治形态。
所以,萧岚开始在各地兴办学院,推广造纸术与印刷术,编纂各类启蒙书籍,让太上皇当初秘密培养的那批高手下到各个城市,教育那里的学子们。
坤始三年,她终于下旨,公布了科举取士之令,并严格执行了糊名制度,招揽到了一批真正的人才。
其中,真正来自平民阶级的虽然不到三成,但她已经非常满意了。
世家毕竟有成百上千年的积累与优势,想靠短短三年就彻底追上,那是白日做梦。
况且,世家之中也不乏正直优秀的人,并不能把他们全盘否定。
但毋庸置疑的是,那些躺在祖先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的家伙,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慢慢淘汰掉了。
除了文科,萧岚还举办了武科、工科、算科、医科的科举,选出了不少人才。
等到坤始十年,她已经举办了三次科举,原本朝堂上的面孔几乎被换掉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