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藏好了,确定没人发现?”秦萧一边散步一边漫不经心的询问,柳四通轻摇了摇羽扇,一脸紧张地上前汇报。
“陛下放心,除了咱自己弟兄,其他参与者全部解决。”说完还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不错,你做得很好。”柳四通还想汇报,一阵叮呤的铃铛声响起。孙若珺蹦蹦跳跳地从远处跑了过来。
“如此,属下先退下了。”
“秦萧哥哥,你和柳先生商量什么呢?怎么神神秘秘的。”
“没什么,你前几天不是说要学认字吗,恰好我现在有空现在回去。”秦萧赶紧岔开话题。
“太好了,那我们走吧?”说着孙若珺很自然地靠近秦萧。两人手拉手愉快地离开…………
半个月后,青石县内,县令沈重心事重重地翻看卷宗。近段时间来县内粮价飞涨,由原来的7文一升涨到24文一升。照这样下去恐怕必会生大乱子。
正苦思无计时,自己得力助手赵师爷从外面回来。
“查清楚了,有人在城中大肆收购粮食,以致粮价飞涨。”
“查到幕后主使了吗?”
提到这赵师爷面露渐愧,显然并未成功。
“不过,学生以为当务之急应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这个嘛,恐怕不妥。”一听开仓,沈重头摇得跟波浪鼓一样,死活不同意,赵师爷好说歹说,嘴皮都快磨破了,才换来一句“那就放粮十万石。”
说完没等他开口便将赵师爷赶了出去。可笑至极,一帮贱民,竟想要本官将整个粮仓开放,简直痴人说梦。
门外赵师爷一脸苦笑,自己过分高看他了,本以为这县令体恤百姓。不曾想亦是个自私自利之辈。气愤地跺脚离开。
水桥村五里外一处山谷,左右两侧临溪建起了一排排木屋。最外围用木头,砖块,红泥筑起一道一丈(注:一丈为三米)高的土墙。十几个身穿重甲的刀盾兵在甬道上来回走动。
最里面,秦萧在柳四通的带领下进入一间仓库,柳四通掏出钥匙在门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后门轰地打开。
一开门,从左到右堆放了一袋又一袋粮食。粗略看去至少有三百多袋粮食。秦萧笑得嘴都快合不拢了。有了这批粮食,至少五年之内粮食无忧。
“丞相辛苦了,凭借这些粮食,我大晋复国有望呀。”
“陛下谬赞,一切皆赖陛下英明决策,臣只是做了份内之事,断不敢居功。”柳四通轻摇羽扇,语气谦卑,脸上得意的笑容早已出卖了他的真实想法。
君臣二人同时哈哈大笑,笑声之大,就连土墙驻守的长矛兵都听见了。
笑了一会儿,秦萧脸色再次严肃起来。
“朕不能久留,募兵之事便全权交付爱卿,此事干系重大,切不可轻视,切记切记。”
说完一转头望向身后一脸警惕的方孝纯。
“方将军,你留下协助丞相,朕希望再来之时能看到你练出一支精兵。好了,朕先走了,勿送。”
秦萧的身影渐渐远去,身后柳四通满怀欣慰。陛下确实长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方孝纯热泪盈眶。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一生,君不负臣,臣绝不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