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面对明显的不公时,一次性的、依靠更强力量介入的‘正义’,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如果它无法根除邪恶,甚至可能带来新的问题,我们是否就应该选择……沉默?”
他没有说出斯内普的名字,但将那个尖锐的观点以及自己的反思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邓布利多静静地听着,手指指尖相对。他蓝色的眼睛透过半月形镜片,注视着彼得,仿佛能看到他灵魂深处进行的激烈思辨。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也非常痛苦的问题,我亲爱的孩子。” 邓布利多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智慧。
“你听到的那种观点,确实存在于世,它往往源于目睹了太多失败和反复的、悲观而现实的视角。”
“而我的看法是,” 邓布利多缓缓说道,“正义或许并非总能胜利,也并非总能根除邪恶与不公,它的光芒确实无法普照每一寸土地。”
“但它的意义,恰恰在于每一次具体的实践——”
“在于每一次有人选择站出来,对不公说不;在于每一次弱者得到了并非他应得的保护;在于它向所有人,包括施暴者和旁观者,展示了一种更高的行为准则和可能性。”
“它像夜空中的星辰。” 邓布利多的目光变得悠远。
“并非每一颗都能为我们指引具体的道路,但它们集体的存在,告诉我们黑暗并非唯一,上方还有秩序与光明。”
“每一次微小的正义之举,都是点亮一颗星辰。它们或许无法照亮整个黑夜,但能告诉在黑暗中的人,他们并非被彻底遗忘,光明的概念依然存在。”
“这本身,就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彼得认真地听着,眼中的困惑渐渐转变为一种更深的理解。
他接话道,语气变得坚定:“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无法点亮所有星辰,就放弃点亮任何一颗。也不能因为无法根除黑暗,就习惯于在黑暗中沉默……”
“我明白了,教授。每一次站出来,本身就是在定义什么是对的,这很重要。”
他顿了顿,豁然开朗:“但是,教授,点亮星辰固然重要,但如果能让更多的人自己拥有发光的能力和勇气,是否更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片夜空?”
“哦?” 邓布利多饶有兴致地鼓励他说下去。
“有一句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彼得的目光灼灼生辉,“意思是,送给别人鱼吃,不如教会他钓鱼的方法。霍格沃茨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教授们的及时出现或者某些学生的拔刀相助。”
“更重要的是,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无论他出身哪个学院,血统如何,都拥有保护自己、甚至保护他人的基本能力和勇气。”
“当他自己掌握了力量,拥有了反抗的意识和手段,欺凌者自然会有所忌惮。”
【礼堂里的众人屏息凝神地听着这场关于正义本质的深刻对话。
彼得没有提及具体人名,却完整展现了他的思考过程和行动初衷。
赫敏眼中充满了激动的光芒:“授人以渔……说得太好了!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
哈利和罗恩也深受震动。
西里斯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