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也紧接着说道:“是啊,臣妾也不记得,果郡王何时与熹贵妃有了交集。”
比起敬妃激烈的陈述,端妃只是淡淡的反驳,她心思极深,故而情绪不会大开大合,通常令人捉摸不透。这后宫里论智商,端妃怕是在前三名。
“二位娘娘怕是忘性太大,既然你们不记得,那文鸳来告诉你们。昔日年氏还在,熹贵妃那时还是莞贵人,被年氏罚跪。最后,是果郡王将人送到寝宫的。还有,莞贵人生辰宴,二人也有所交集。二位娘娘,文鸳说的对吗?”
她得意的看着敬妃和端妃,俏尼姑和风流王爷的点点滴滴,文鸳背的都快比本人清楚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甄嬛只得亲自反驳:“年氏罚跪那次,王爷为得是皇嗣,而非本宫。至于生辰宴,本宫与王爷,更加没有联系。”
“娘娘好口舌,只可惜证据是骗不了人的。若说头两回,你们无甚交集,那凌云峰的点点滴滴,娘娘也要否认吗?”
“......”
甄嬛被说的哑口无言,她与允礼的确是在凌云峰定情的。皇后见甄嬛这幅神色,心中亦是得意。
乘胜追击问道:“祺嫔,这些都只是你的一面之词。私通乃是大事,你可有证据?”
“回皇后娘娘,臣妾自然有证据。人证就在外头侯着呢,只等皇上、皇后娘娘传唤。”
皇后看了一眼皇帝,见他点头后说道:“传人证。”
众人目光齐刷刷的看向门口,甄嬛倒吸了一口凉气,她已经猜到人证是谁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浣碧走了进来。
甄嬛微不可见的垂眸,睫毛轻颤。她早该猜到是浣碧了,今晚她突发异常不跟着甄嬛一起走,原来在这等着她呢。更让甄嬛奇怪的是祺嫔,她似乎变了许多,十分自信,笃定了甄嬛和果郡王一定私通了。
文鸳当然自信了,就在告发前,她用了绿帽系统检测,甄嬛和果郡王的绿帽指数是百分百!
原本皇后信不过祺嫔,还想搞点小手脚,弄个白矾什么的,都被文鸳给制止了。无他,唯有自信。孩子的血缘是改不了的,甄嬛这会必须死。
浣碧不敢看向众人,径直跪在地上:“奴婢拜见诸位贵人,贵人万安。”
“你是熹贵妃身旁的浣碧。”
“回皇上,是的。”
今晚一直沉默寡言的皇帝,第一次开口。他看向浣碧,目光晦暗不明。贴身丫鬟的指证,比任何证据都还要可信。
浣碧被皇帝吓得浑身都在哆嗦,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文鸳开口道:“浣碧,你老实交代。熹贵妃被贬凌云峰,都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那些事情。”
“是。”
文鸳提醒后,浣碧回过神来,接着说道:“娘娘被贬凌云峰,在庙内经常被几个尼姑欺负,叫她大冬天去砍柴。后来我们遇到了救星,果郡王......”
听到果郡王的名字,皇帝一直转着的串珠停了下来。众人都不敢再说话,屋内顿时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