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要立新帝。那微臣举荐三阿哥,他身为长子本该担当大任。
文鸳还未开口反驳,已经有大臣开口: “三阿哥品行不端, 怎能当大清的皇帝。微臣认为,该推选六阿哥,弘烨。”
“六阿哥年纪尚小,担当国君,岂不是儿戏?”
“满口胡言!我大清老臣众多,本就是为了帝王服务。虽然六阿哥年纪尚小,但能力出众。更重要的是,先帝生前最看中的就是六阿哥,否则也不会待在身边细心教导。”
一番话,说的孔侍郎闭上了嘴。文鸳满意的笑了,搞得谁没有势力一样。这些年她做皇后,养了很多势力,这朝堂上有一半都是她的党羽。瓜尔佳氏一族也早就成为了满八旗里发展最繁荣的一族,和从前早已不一样了。
最终诸位大臣,大多都选择了弘烨。
文鸳赢了,她的儿子会在新帝葬礼之后,迎来登基大典。三天后,皇帝丧事办完,文鸳将弘烨叫到宫中训话。
“儿臣拜见额娘。”
“起来吧。”
“谢额娘。”
弘烨做到文鸳的对面,他如今看上去又不同了一些,少了几分浮躁。
“过几日就是你的登基大典了,弘烨,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儿臣明白,今后要肩负起整个大清。”
“你明白便好,额娘把你送到这个位置上,其实也后悔过。所以……”
“额娘,你不必后悔。有得必有失,儿子年纪小却都明白。您这一路走的不容易,儿臣不会辜负您的。我会做一个明君,做一个好儿子。余生,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文鸳忽然眼眶一酸,熬了这么些年,就像是一场漫长的寒冬。
冬日即将过去,文鸳也迎来的她的春天。 她再也不是那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祺贵人,再也不用当别人的棋子。
登基大典之后,弘烨成了大清的下一个皇帝。文鸳搬到了太后寝宫,几个先帝的妃子也都成了太妃,安排在同一个院子。位分稍微高一点的,齐月宾和冯若昭还是一宫主位。文鸳还将宫中没有侍寝的妃子,全都放出宫了。
这些人太过年轻,不该待在这紫禁城内。
当上太后的日子,还是很爽的,文鸳不用再费劲心思宫斗了。弘烨年纪虽然小但懂事,还有四位老臣辅佐,而她只管享福。
做了太后,再也不用守什么规矩了,她的规矩就是规矩。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要不就是去御花园下下棋。偶尔宫里待的无聊了,还能以去寺庙的理由,随便跑去各地玩。反正她是太后啊,哪有人会管她去哪里了。
景泰则是嫁给了一个好人家,是她自己选的,文鸳赔了很多珠宝,让她一生无忧。
十年后,弘烨十七了,才十七岁就能制住满朝文武,文鸳的日子更清闲了。不仅如此,他的骑射功夫,也已经出神入化。
弘烨对文鸳如承诺一般,给了她最大的自由,还有权利。
晚年的文鸳,弘烨在宫外为她建了一个别苑,此后便在此长住,与山水共眠直至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