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来了。”正堂中的太子妃看着母亲和弟妹走来,笑着起身迎接。
母亲刚要向太子妃行礼问安,太子妃忙扶住母亲,微微皱眉说道“哎呀母亲,虽说这里是东宫,但这里是女儿自己的院子,都是自己人,不需要这么多的虚礼。”
母亲轻轻拍了拍太子妃的手背,表示欣慰。
“今日是郡主的满月宴,那日下人来报说灵钰来祝府了,我就知道是你来给下帖了。之前我就一直算着日子,想着要给你和郡主带些东西过来。”母亲边说着,边招呼人把自己带的礼物端上。
母亲边打开礼物的盒子,边说道“我给孩子准备了一个金锁和一个金项圈,也是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的。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不求别的,只求她能平安长大就好了。”
太子妃自然明白母亲的意思“我明白母亲的意思,我和太子成婚三年,后来又纳了蒋良娣她们三个,可却只有嘉元一个。”
“嘉元?郡主的名字定下来了?”
“是呀,我光顾着高兴,忘了和母亲说了。皇上赐名给郡主,叫嘉元,说是我和太子的第一个孩子,用元这个字正好。”说到孩子太子妃满眼的慈爱。
“好,好。虽说第一个孩子是女儿,但你也不要着急,先开花后结果。你看,我和你父亲不也是先生下了你,隔了那么多年才生下你弟弟嘛。只是第一胎没能诞下男孩儿,你可要受苦了,要看那些小人的眼色。”说到后面,母亲不禁心疼起来。
“没事的母亲,也就皇后娘娘多少讽刺了两句,又说让太子多去蒋良娣屋里去。贤妃娘娘倒是没说什么,只叫我好好保养身体,说我和太子日子还长,不急于一时。”
“说到生产,那会儿你有些难产,孩子,不是母亲絮叨,你真的要多留些心啊,现在你毕竟是太子妃,盯着你这个位置的人不少,就像那蒋……”
祝母说到这里,也自觉不妥。但说到这儿,大家都心知肚明,蒋,不是蒋皇后就是蒋良娣。
“母亲,女儿和您说实话,当时生产之后,我也心中有所疑虑,但怕家里担心所以就没有和你和父亲说。事后其实女儿也查了查,但是对方行事过于隐秘,没办法拿到明确的证据。不过这些蛛丝马迹综合到一起,其实,事事都指向皇后……”说到后面,太子妃的声音越来越小。
祝母听到这里,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祝卓和祝俪都吓了一哆嗦。
太子妃看到母亲这样愤怒,又吓到了弟妹,连忙安慰道“哎呀,卓儿俪儿,快多吃些点心,姐姐这里的点心都可好吃了。”说着忙把桌子上的点心拿起塞到两个孩子的手中。
祝母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失态,于是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又气愤地说到“这个皇后,身为中宫,本该是天下女子的表率,却整日行阴诡之事。他自己的儿子没登上太子之位,却整日的算计你,这算什么!”
太子妃怕母亲怒急攻心,轻轻抚了抚母亲后背“这件事之后,女儿已经多加防范了,母亲不用过于生气。”
“话虽如此,但只怕这次你生产伤身,上次我让灵钰替我传话,说我会带医女过来。今日我就带过来了,现在她就在外面候着呢,趁着现在宴会还没有开始,先给你把把脉如何?”
“好,正好现在有时间,只怕一会儿宴会开始忙得不可开交。”
“好,那葛娘,你把那个医女叫进来吧。”
“是。”葛娘遵从道。
不一会儿,葛娘就带着那医女进入堂中。
“医女向鸾,拜见太子妃。”那医女进屋后,恭恭敬敬地向太子妃行了个礼。
“不必多礼,向鸾你在民间专看妇婴之症,见多识广。麻烦你给太子妃把把脉,看看太子妃的身子如何。”
“是。”说着,向鸾就把自己带着的工具拿出,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太子妃将她白玉似的手腕搭在上面,让向鸾把脉。
向鸾的指尖在太子妃的手腕上滑动着,片刻后,把脉结束,向祝母和太子妃说到。
“太子妃这次生产,被人下了一些药,只是未见药渣不知加的是什么。加的这些药,一是会让太子妃生产时受苦,二是让太子妃几年内难以受孕。
如今太子妃已出月,也意识到有些不对,进行了调养,但还是难补虚亏。一会儿民妇会看着开些药方,太子妃照着吃,会有好转。”
听着这些话,太子妃只觉得刺耳。她知道后宫中的人心狠,没想到她们这么狠毒。恐怕她们当时是想让自己最好一尸两命,把太子妃的位置空出来,好让他们的人上位。太子妃想到这里不禁微微发抖。
这时祝母开口言道“那太子妃的续亏还能补回来吗?”这话自然是对着向鸾说的。
“能补是能补,只是需要时日。”
“既然如此,等宴会结束后,向鸾,你就留在东宫,专门为调养太子妃,这话,我会向太子去回禀。”
“是。”
“向鸾你先下去吧,去看看我带来的那些草药是否有能用上的,缺什么,你和葛娘说,我们祝府亲自给太子妃准备。”最后那句话,就是对东宫中人的极大不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