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雄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有一兄长名为伏羲。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创制琴瑟(《世本作篇》
据神话传说《山海经》记载:当宇宙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两人居住在昆仑山,相依为命,两人商议结为夫妻,又觉得羞耻,于是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上天,决定用占卜的方式来决定,他们各自点起了篝火,发下大愿心。
说:“上天如果不让人类绝迹,要让我兄妹二人结为夫妻,就让两堆火的烟合为一股吧;若不同意我们结为夫妻,就让两堆火的烟分开吧。”两股浓云纠缠在一起的时候,两人为了繁衍人类开始交合,伏羲拿用草编织的扇子遮住彼此交合时候的表情。关于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婚姻制度开始正规化,一些婚姻模式被禁止,兄妹结婚也在被禁止之列。娲羲二神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人物,而女娲和伏羲的孩子也在中国神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孙子炎黄二帝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和伏羲为人类做了很多的事情,女娲造人和补天,伏羲教会人类使用火,教会人类结网捕鱼。
伏羲和女娲一共生了四个孩子,分别是麒麟、凤凰、少典、宓妃。据司马迁《史记》等古籍、文献记载:“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 相传“华胥氏”外出,无意中踩了巨人足印,感应受孕,怀胎12年后,生“伏羲”,后又生女叫“女娲”。在“华胥氏”晚期,人类遭遇大洪水,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躲在葫芦里得以存活下来,向天祷告,得苍天启示,从而兄妹才会结为夫妻,结婚生子,延续了人类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