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九晓龙武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九晓龙武

婚姻说白了就是男人和女人结合组成新的家庭,如今的社会,人人都在强调自由,都要自由,事事都要自由,人生要自由,谈恋爱要自由,婚姻要自由。但是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从来都不是个人决定的,大都是由父母包办,即便到了宋朝已经不讲究门第关系,但是婚姻依然控制在父母的手上。

唐朝之前的风气

至少在晚清以前,所有的婚姻都由父母做主,父母为子女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是否门当户对,门不当户不对,高攀或者是低就终究是不幸福的,穷酸书生和富家小姐恋爱,从来都是重点打击对象,就像祝英台与梁山伯一样,祝英台的父亲硬要祝英台嫁给马文才,这就是因为祝英台与马文才门当户对,而祝英台与梁山伯门不当户不对。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婚姻的门第观念就已经出现了,在唐朝之前,婚姻讲究血统、门第以及阶级观念。为了保住自己家族高贵门第,不允许与庶族通婚,只允许在名门大姓中互相通婚,形成了门阀婚姻。

凭借着血统与姻缘相结合形成了巨大的宗法官僚势力。这时缔结婚姻特别重视的是“血统”门第观念。简单的说就是贵族和贵族联婚,平民和平民联婚,不会出现平民与贵族联婚。如果出现平民与贵族联婚,生出来的孩子就会被认为血统不纯正,血统不纯正的孩子是没有资格享受家族的一切的。

当时出现一个怪现象,因为名门贵族不与庶民通婚,如果你不是出生名门望族,即便你家财万贯,位高权重,也是没有资格和名门望族结上亲家的,甚至是位于权力的最高点,帝王之尊,也与名门望族结为亲家为荣。

根据《北史•封述传》记载,封述为了让儿子能娶到名门李氏的女儿,不惜下重本,到处借钱财,以至于儿媳过门后,自己还欠大量聘礼,封述打碎神像睹咒发誓要还清聘金之数。封述的另一个儿子因为娶了名门卢氏的女儿,送的聘礼包括金银珠宝,骡马等加起来已经很多很多了,又送了地契和古董。但是对方还是觉得不够,他感觉自己亏了,直接跑到公堂诉讼。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为了能够娶到名门士族女儿,当时的人们甚至到了不惜倾家荡产的地步。而一些出身庶族的大官僚,娶不到名门士族的女儿,能娶到名门士族罪犯的妻女,也觉得很光荣。

唐朝之后的风气

唐朝虽然民风开发,但是对于婚姻依然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据《唐律·户婚律》规定长辈可以一手包办和决定子女的婚姻,那如果子女反对父母帮忙选的对象,这桩婚事是不是可以作废,那是不可能的,子女如果不服从父母的安排,法律明确规定,这是要挨100个板子的。

试想,十几个板子就能要了一个弱女子的命,何况100个呢?摆明了如果你不接受就得死,这又有什么人权呢?更恐怖的是唐代买卖婚姻非常普遍。曾经有人评价唐代的婚姻:“嫁娶必多货,故人谓之卖婚”。

不仅婚姻可以买卖,而且还讲究门第,唐朝认为人有贵贱之分,所以就不能相互通婚,所以对于不同阶级的人结婚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例如:如果下贱的人娶了良家女子为妻,就徒刑一年半。禁止同姓和表亲结婚,如违反徒刑或杖刑等等。

除了讲究门第,唐朝还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同姓不能结婚;五服内亲属不能结婚;不能和有罪在身逃亡的女子结婚,否则与女子同罪;服丧期间不能结婚;结了婚的不能再结婚;良贱不能结婚等一系列条律。

从唐朝法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唐朝的婚姻基本是把门当户对放在第一位,甚至可以说到了变态的地步。当时以山东士族之门第郡望最为尊贵崇高,甚至连皇帝李世民也想娶而当时以山东士族之门第的女儿,可惜人家理都不理他。

话说连对皇帝都看不上的山东士族是什么来路?山东士族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了,随着不断发展,在魏晋时期更是显赫一时,完全占据政治的主导地位,甚至到了唐朝,地位依旧有增无减。

也许你很好奇凭啥山东士族那么牛逼,人家凭借的不是武力,也不是血统,是书,是知识。要知道,那个时代可是没有学校的,要想学到东西,考取功名,只能拜他们为师。最终,整个朝廷的官员都是山东士族的学生,山东士族自然而然就把控这个朝廷。

当然也有一两个寒门子弟靠自己自学成才,考取功名做官的,但是他们势单力薄,压根没办法在朝中站稳脚跟,那怎么办?和山东士族联姻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比如魏征,娶的是山东士族的女子。

李世民和他父亲李渊身上都有鲜卑血脉,一直想通过和山东士族联姻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奈何唐朝的公主个个作风有问题,山东士族很是嫌弃。而且还对外声明:“山东士族尚婚娅”。气得李世民血都快吐出来了。

于是他下令重编《氏族志》,并亲批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降为第三等,希望通过重编《氏族志》来削弱掉山东士族的影响力,没想到皇族的影响力是上去了,但是山东士族地位却稳如泰山,压根就不可撼动。

我们知道武则天,当时想做皇后,按照道理,他母亲可是隋朝皇家的人,父亲那一边就差了点,原来是做木材生意的商人,后来也做官,一直做到尚书的位置。这样的身份可以说是高贵,因为她身上流着贵族的血,但是却被鄙视了,说她地位低微,不能直接做皇后。后来她花费了好大功夫才入坐上皇后这个位置。

宋朝后“婚姻不问阀阅”

随着门阀制度的瓦解,等级观念的消亡,社会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发生巨大转变,家世门第不再是婚姻首选的因素,反而更加注重资财,甚至出现独特的“榜下捉婿”现象。

如果你认为宋朝不讲究门第,男女的婚姻就可以自由选择了,这是不太可能的。宋朝是不讲究门第,但是确是将门第与资产相互替换。宋朝讲究财资户对,有钱和有钱人结婚,有钱人看不起没钱人,是不会和他们通婚的。甚至有人评价宋朝婚姻:“今之世俗,每不能然,将娶妇,惟问资装之厚薄,而不问其女之贤否。”

宋朝后,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在清朝衰败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带来了文明开放的气息。使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门当户对,家长包办婚姻被抛弃,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在婚姻上拥有自主选择权。

结语

古代选择婚姻对象从唐朝门当户对到宋朝后“婚姻不问阀阅”,再到婚姻自由,虽然整体在不断进步。但是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大多数仍然讲究门当户对,特别是父母老一辈的人,他们看得事情要比我们看得清楚,自然考虑的比我们多。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堆积起来的,也许门当户对的婚姻终究会比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来得幸福些。

上一章 六艺 九晓龙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古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