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许是记忆吧,记忆超越了尘世的恩怨之后,独自来到了。
2.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这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对死亡的描写)
3.刚刚吞没了一个生命的河流却显得若无其事。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在远处哭喊的女人和悲痛的男人,同样也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他们从菜地里割下欢欣成长的蔬菜,或者将一头猪宰杀。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4.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样表面的朋友。(写到我心坎儿上了)
5.总之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死亡并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度外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向后,并改变这我们的模样
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 只有临死的人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
总之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我看到苏宇的脸一下子明亮起来,月光再次来到让我看清了苏宇生动的微笑。苏宇的微笑和他羞怯的声音,在那个月光时若隐若现,给予了我长久的温暖。
残留的神志使他微微睁开眼睛,以极其软弱的目光向这个世界发出最后的求救。
“老天爷,你下屌吧,操死我吧。”
她站在生与死的界线上,同时被两着抛弃。
我用恶的方式,得到的则是一种美好。
当他认为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时,他觉得别人也会感到理所当然。
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有种浓烈的压抑起息,像是垂暮老人的写作,暗含着冷静与感伤。
虽然用的第一人称来叙述,可是人物表现与性格主要不在于“我”更主要的在于用回忆叙述身边的人,竭尽全力的突出身边人的性格与形象
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
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许多朋友 而是回到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 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我的尊严 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在细雨中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