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情殇归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日更金币  古代架空     

第三百三十章李二少成亲

情殇归

  几天时间转瞬即到,八月初九,黄道大吉之日,宜男婚女嫁,宜合帐,宜添人进口,宜会亲宴友……

  南贵与沈如秋成亲的大日子,李家大大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张灯结彩,处处都是喜庆的红色,家中下人更是着喜庆的红衣,个个忙碌着笑迎宾客;

  畅园十张桌子皆已摆好各色点心果子,茶香四溢;因着喜事,男女不分宾,倒是热闹的紧;

  我为李家长媳,自是要相迎招呼着女眷,因着李东煦为新晋皇商的身份,本找不到门路来拜访之人,这次李家二少南贵成亲,可是给他们机会了,不过,我已下令,来家道贺之人,必是持喜帖进门,无帖只能去德运楼了;

  李泽身为大管家,自是在德运楼坐阵,李玉娴不客气的把李世安扔到德运楼去做临时账房了;

  家中记账之人是黎菁毛遂自荐的,我自是满意,黎菁没得挑,颜色好,人精明,嘴会说,有眼色,再合适不过了。

  李家主子们各司其职,长辈们,贵客皆由李世国招呼着,同辈们自是由李东煦和南贵应承,李世勋这个做公爹的,口不能言,只笑着点头,与刘伟倒是闲了起来;

   一身大红喜袍的南贵在宾客之间左右逢源,玉树临风,眉目飞扬,接受着宾客们的道贺,英俊白净的面容上,一脸温和喜悦的笑意。

  李玉娴照看着两个孩子,帮我招呼着李氏族亲女眷的长辈们,顺带为我介绍着同辈的女眷;

  这一日人来人往的,见得人更是不胜枚举,我有些头脑发涨,口干舌燥;

  李东煦心疼的端着茶水,将我拉到一边,亲自喂我饮茶,着实给我闹了个大红脸,嗔怪的白了他一眼,哪哪都是人,他如此亲密的举动,让人看着笑话。

  他倒是不以为然,不依不饶的,直到把一盏茶喂完才算做罢;

  “啧啧啧,大少夫人真真的是好福气,瞧瞧东煦把你放在心尖上的疼着。”

  说话之人是族中原长老的媳妇,我要唤她一声五婶;

  李玉娴面色一沉,淡道:

  “姗儿自是有福气的,大喜的日子,你冒什么酸水,妻贤夫祸少,且姗儿还是个旺夫兴家的,就应放在心尖上疼的,你一个长辈,要有个长辈的样子。”

  不等五婶说话,便听得北贵高声唱道:

  “县太爷与夫人前来道贺。”

  众宾客皆是禁声,起身相迎;我忙快步出迎,李世国与李东煦还有南贵也从宾客中出来相迎;李诚推着李世勋也走了出来。

  史高洁携王氏还带着一个小姑娘而来,宾客皆是施礼问安;

  史高洁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笑着与相迎的李世国与李世勋道喜,可称呼上却是不同,在李世勋面前称下官;

  李世国请史高洁入主桌落座,但见刘伟,只是微微颔首,并未起身,李世国为史高洁引见刘伟,当得知刘伟身份时,史高洁刚坐定,一下子蹦了起来,给刘伟躬身见礼:

  “请刘院使恕罪,下官竟不知院使大人在,是下官唐突了,望您见谅。”

  刘伟只淡淡应了一声,便指了指椅子,示意他坐下说话;

  史高洁再次落座,却是浅坐,还小声询问李世国:

  “世国啊,东煦成亲时,院使大人可在?”

  李世国笑道:

  “在的,当时他不让说,再者家中第一次办喜事,没啥经验,有些杂乱,竟忘了给大人引见,是我之过。”

  “此言差矣,何来过错,是院使大人为人谨慎,不予张扬罢了。”

  李世国淡笑不语。

  刘伟却是极为认真的道:

  “去年娶儿媳妇,家中无人张罗,可今年,看看我这儿媳多能干,把小叔子的亲事张罗得极为妥帖,李家得此长媳甚慰也。”

  史高洁微微一皱眉,便陪笑应是,可眼神却是在李世国与刘伟间来回转。

  史高洁这一出,以引来不少目光,着实让宾客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刘伟到底是何方神圣。

  我这边相迎王氏,正热络的让座,听她给我介绍着她身边的小姑娘,史晓灵,今年十四岁,史高洁与王氏的嫡女,相互见过礼;

  便听得史晓灵轻声问道:

  “娘,院使官居几品?是爹的上官吗?”

  王氏俨然被史高洁那躬身一礼给弄懵了,听着史晓灵发问,愣愣的看着史晓灵‘啊?’了一声。

  我忙笑着答道:

  “史小姐,我不知是几品,只道义父是太医院就职。”

  王氏闻言,目光直直的看着我,出声:

  “太医?义父?”

  我点头应着:

  “是啊,是煦哥的义父。”

  王氏眼神惊诧,拉着我的手,微有些激动:

  “太医院啊,皇宫里,日日都能见到皇上,是东煦的义父,哎呀,哪里是上官,那是平日见不到的高官啊,真真是没想到,东煦是个有福之人。”

  我淡淡一笑,心中却是感叹,平日里同刘伟说话从不曾拘束,也未把这太医二字看得多重,不成想,在世人眼中,竟是如此遥不可及。

  自此,王氏便拉着我开始打听刘伟,任谁都靠不上前儿了,我虽是心急着想招呼宾客女眷,可又不好放着王氏不管,只得一面听她说话,一面眼睛时不时看着来人道贺的女眷们,点头示好。

  这王氏打听的都是些刘伟的家事,我便了然,是为自己家儿女着想了,诸如‘刘太医为何认东煦为义子’‘为何久居李家’‘自己的儿女有几个’云云……

  当她得到我的回答,眼中的失望立显时,李妈妈笑着来到我身边:

  “大少夫人,吉时已到,二少爷该出门接亲了。”

  幸好李妈妈的一句话,王氏终于放了我,赶忙去张罗着南贵出门;

  沈如秋早在三日前便已同沈之全住进徐宅,也就是在三日前,沈如秋当着家中各位的长辈们的面认了我的父母为干亲;

  认亲自是要有家宴,畅饮之下,父亲笑着打趣李世国:

  “咱们这亲家是结的磁实,我这亲闺女嫁到李家为妇,认个干闺女还要嫁进李家为妇,这是姐妹俩嫁给了兄弟俩。”

  李世国也是大笑,二人举杯同饮,引得家人甚是开怀一笑……

  南贵伴着喜乐声声去接新娘子了,宾客皆是喜气洋洋的等着新人进门。

  一柱香的时间,在吹吹打打的喜乐声中,李家的花轿终于到了李家门外,在众人的喧闹恭贺声中,沈如秋与南贵完成了一切礼仪;

  喜婆还是刘媒婆,这次是由何水姑与兴旺媳妇陪着沈如秋,在她们的簇拥下,欢欢喜喜地送入新房。

  我一直笑看着成亲过程,脑中不经意的回想起一年前,我也这般迷迷糊糊的被送入新房的。

  腰间被大手抚上,微一惊,转头便见李东煦眼中柔波流动,低头在我耳边轻声道:

  “媳妇是不是想起你我成亲时的样子了?”

  我认真的点头,便听得他喃喃的道:

  “我刚也想起了,不过,更是想起与媳妇洞房花烛时的美好,媳妇,今晚我们可回忆一番洞房花烛,春宵一刻。”

  我瞬间脸色绯红,娇嗔的瞪了他一眼,手狠狠的在他腰间软肉拧了一下,便推开他往新房去了,身后还能听到李东煦的笑声……

  南兴居院里,主屋内皆站满了人,我款步而进,正听得主屋内有人欢笑嘻闹声:

  “二少爷,快掀盖头,让咱们瞧瞧新娘子的美貌。”

  众观礼之人,见我进了主屋,皆是让开位置,笑着问了声安。

  新房内灯火通明,珠翠环绕的妇人们都围在喜床一侧,一身大红喜袍的南贵挺拔修长身姿立于床前,手中正拿着喜婆刚递过来的金秤杆;

  喜婆笑道:

  “新郎官,快挑起盖头,看看新娘子吧。”

  但见沈如秋双手不自觉地攥着裙子,已显出她的紧张之情;

  头上的盖头就被南贵拿着秤杆挑了起来,沈如秋半垂着眼帘坐在床上,粉润的脸上透着娇羞的红晕,唇瓣上点了殷红的胭脂,额前还贴了花钿,让她整个人的眉眼顿时变得有些妩媚起来。

  “二少爷好福气,新娘子漂亮。”

  有人笑赞着;

   亮如白昼的灯火让沈如秋眼睛微眯,一群锦衣华服的妇人环绕在床前软榻,两道炙热的目光来自南贵,似火焰般,烤红了她的脸颊。

  南贵微怔了怔,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便又恢复了常态。

  喜婆上前继续未完之礼,沈如秋直了直身子,南贵也随之一同坐下,喜婆将两个人的衣摆一上一下地压住,将两只酒杯递给二人,说了好多祝福讨喜的吉祥话儿。

  喝过合卺酒,南贵便起身,身边的西贵和北贵笑着将宾客请出,李妈妈也帮衬着将女客请出。

  我瞧着南贵与众人笑着出了主屋,没有回头再看一眼沈如秋,而沈如秋的目光则一直跟着他的身影;

  我心中微微叹息,面上却是不显,笑着上前出声唤着春姝和夏兰为沈如秋卸下凤冠与嫁衣,夏芝也从屋外进来帮忙,我又吩咐春姝去备些吃食;

  沈如秋便要起身施礼,我笑着摆手,道:

  “先卸下凤冠,重得很,收拾好自己咱们再说话。”

  沈如秋换好衣裳,洗漱妥当,春姝已端着点心果子进来了。

  李妈妈进来回禀,宾客已出府往德运楼去了,眼下府中正有归置;

  我微微颔首,便对沈如秋笑道:

  “快吃东西,今日怕是一直饿着了吧,我娘定是不会让你吃喝的。”

  沈如秋含笑点头:

  “是呢,干娘不允的,且徐家村的各位婶子大娘也不允的。”

  李妈妈笑问道:

  “二少夫人,老奴可是给二少爷塞了两个苹果的,您没吃?”

  沈如秋眼神委屈的摇了摇头,何水姑便笑着答道:

  “哈哈,娘,二少爷自己吃了。”

上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敲打村民 情殇归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一章不要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