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具体谈论小说到底讲了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却谈论小说要表现生活哲理,时代心理,性格悲剧……这样缺乏基本故事情节的小说,从构思开始十有八九就是“死胎”。
2)为什么要看小说
读者要求的是:“希望看到一个好看的故事。”这是小说读者合理的要求。这个道理,宗教早就悟出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分别在《圣经》《佛经》里,写进了许多生动的传奇故事。可我们的许多小说,挨着方面不能满足读者。
小说情节有三怕:-怕情节落俗套;二怕看头就知尾;三怕故事一般化。3)套中人的悲哀
有些作者的中篇和短篇,看开来看很好,可是一旦结成文集,就立刻显露出它的大同小异,仿佛是一个模子立刻出来的。戏剧大师曹禺强调说:“我一直认为,无论写什么,下一个一点要和上一个不一样。"
4意之外情理之中
看开头知结尾,这种小说,谁也没耐性看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任务少,情节曲折,她的故重士线今在音想之外,不但丢了开不知道社屋,而日丢了上一段也不知道下一段
有些作者的中篇和短篇,看开来看很好,可是一旦结成文集,就立刻显露出它的大同小异,仿佛是一个模子立刻出来的。戏剧大师曹禺强调说:“我一直认为,无论写什么,下一个一点要和上一个不一样。"
4)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看开头知结尾,这种小说,谁也没耐性看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任务少,情节曲折,她的故事主线全在意料之外,不但看了开头不知道结尾,而且看了上一段也不知道下一段故事讲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全在意料之中,读来索然无味,但一味强调意料之外,一味强调戏剧性情节,又必然导致生硬牵强,读来不合情理。
5)小说创作的癌症
“反对一般化”是创作出好小说的金钥匙。一般化是小说的癌症,小说既没有突出的缺点,也没有突出的优点,让人很棘手。一般化的故事,一般化的语言,一般化的人物,只能拼凑出平庸的作品。
6)出奇制胜的理解
古典小说,历来强调一个“奇”字,亚里士多德说:“奇是悲剧所需要的,奇可以给人快感。”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情节奇特,独处一格,开头令人感到荒诞,吃惊,7)武松打虎还是武松打狗
武松打狗,武松还有危险么?不构成任何悬念,哪里需要斗智斗勇?一切发展,必然看了开始知道结尾。打狗一一对里面不堪一击,也就不能曲折紧张,变化无穷。这告诉我们;武松打狗这种设置矛盾冲突的狗死方式,是通向一般化的一条绝路。而武松打虎吸引人,因为:武松可能被吃掉。
8)生活的可能性和生活的事实
写生活的可能性,高于生活,艺术真实。9)意识流老化了么
法国“新小说”派著名女作家娜说:“我认为任何模仿性的东西,都是令人遗憾的。一个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艺术技巧有很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而它比艺术内容的生命力也轻得多。
10)骏马和歧路
创新是骏马,违反了规律,就会误入歧途。艺术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辩证的吸收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