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五公主在赵地无忧无虑的度过了两年。
痊愈后,文帝跟宣后各自派来使者想要将五公主接回皇宫,都被五公主一一拒绝了。
她亲自执笔,给文帝和宣后各自写了封书信,告诉帝后二人,她想要在宫外多待一会儿,想要亲眼看一看大文的山河锦簇。
在赵地的这些时日,五公主并不孤单。文子端跟凌不疑时不时的来到赵地,陪伴着五公主,给她讲述着都城最近的趣事。
两年后,五公主从赵地回宫时,都城中一切都变了样。
程少商离开了皇宫,她隐藏了被宣后收为义女的实情,回到了程家庄继续当她的“小可怜”。
凌不疑一直追查着军械造假之事,他敏锐的感觉到军械造假这一案件的始作俑者跟霍家灭门一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子端则是暗中在朝堂上发展党羽,想要夺得太子之位。
想着自家的两个夫君和最亲近的小姐妹都有要是,文子馨轻轻敛眸,独自一人坐上了回到都城的马车。
议政殿中,文帝看着前来请安的五公主,眼尾有些泛红。
他这个小女儿,两年前得了时疫,差点儿将小命丢掉。
在宫外,更是经过了九死一生,才安然无恙的回到了都城。
“子馨,这是阿煜,是你三阿兄的长子。”
文帝仔细端详了一会儿五公主后,确信文子馨已经完全痊愈后,面露慈祥的跟五公主介绍着他怀中的小孩。
瞧见五公主面露疑惑后,文帝跟五公主解释道:“你三阿兄这个竖子,跟一位乡野村姑有过一段露水姻缘,之后就有了这个孩子。”
虽是这么说,可文帝看着怀中的大孙子,眸中尽是慈爱,常年板着的脸,也柔和了起来。
阿煜的大名叫文如煜,是文帝翻遍古书,想了三天三夜,写满了三个竹简,才从上百个寓意深远的字中找了两个字,给大孙子取了名字。
“你三皇兄那个竖子,竟然怨朕,说他给阿煜选了好几个有寓意的字,没想到被朕抢先一步取了名字。”
听着文帝的吐槽,五公主嘴角有些抽搐,面上依旧是一片惊讶之色,她捏着阿煜的小脸,由衷的夸赞道:“这孩子可真好看,不仅仅随了三皇兄,更随了他阿母。”
阿煜任由五公主捏着他的笑脸,丝毫没有一点儿不情愿。
“父皇,可不可以让女儿抱一抱阿煜?”
文帝怀疑的看了眼五公主,对她是否能安稳的抱着阿煜有些怀疑。
毕竟他家小女儿从未抱过孩子。
他也怕五公主抱着阿煜,会让阿煜不舒服,更怕阿煜会哭泣。
“小五,你轻点儿抱,这孩子脾气大,除了朕跟子端,谁都不让抱。”
不过文帝还是将阿煜递到了五公主的怀中。
谁知阿煜不仅没有哭闹,反而在五公主的怀中十分的乖巧,甚至对着五公主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看着阿煜如此,让文帝心里有些吃味儿。
“这孩子跟他阿父一样,都是竖子!”
阿瑜“会员加更,谢谢小姐姐。”
阿瑜“求会员,求点赞,求收藏,会员当天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