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派社分享】好故事的七个公式
2016-11-10 禁宝 玄派
本文是玄派共同成长社群社员禁宝的分享。
禁宝,网文圈子帅哥一枚。
文学看起来很神秘,它经常会让你的大脑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兴奋和感动,但是追根朔源就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深不可测。
它可以被我们科学的归纳成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就是许荣哲老师在《小说课》里面所说的“好故事的七个公式”。
这七个公式其实就是七个问题,分别是:
1.主人公的梦想是什么
2.他的原罪是什么
3.他如何努力
4.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5.发生了什么意外
6.情节如何反转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通常是圆满的结局)。
为什么符合这七个公式的故事就特别好看?原因就是它符合我们大脑理解世界的内在机制。
如:樊胜美的故事,《欢乐颂》中五个主人公中属樊胜美的故事最为精彩,打动了无数人。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个故事精彩?因为它符合“好故事的七个公式”。不信,我就套用“好故事的七个公式”逐条分析樊胜美的故事好在哪里:
1.梦想 :樊胜美的主要梦想是过上富裕的生活,这一点从她假装有房就能看出来。
2.原罪:她的原罪主要有两个,一是家庭的拖累,二是她优柔寡断又好逸恶劳的性格。性格从她工作了十年依然只是个底层hr就能看的出来。
3.努力: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她确实是努力了,不过她的性格决定她只想走捷径——也就是嫁个有钱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樊姐煞费苦心,天天努力打扮自己、出入各种高端场合、学习各种应酬上的技巧等等。
4.结果:她的努力换来的结果是,被家庭拖累到走投无路和被富二代渣男抛弃。
5.意外:老爸病倒,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
6.反转:四个好姐妹齐心协力一帮到底。
7.结局:在好友帮助以及自己醒悟后的努力下,解决了多年不可调和的各种矛盾,与高中同学王柏川终成眷属。
一波三折的讲究,在许荣哲《小说课》中,“好故事的七个公式”里面蕴含了三次波折、多次努力和一次意外。
给故事设计三次波折是满足读者大脑的上限。少一个,他会觉得故事不够精彩;多一个,他会觉得故事太复杂,理不清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就觉得不好看。
三次波折是因为它不多不少恰好使我们的大脑满负荷运转,那为什么是努力加意外才最终达成圆满的结果呢?
不确定性的东西能够给人有趣的感觉,所以大多数读者渴望的是在满足安全感的基础之上,给他们一点有趣的东西。
“好故事的七个公式”正是严丝合缝照着这些规律打造出来的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