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与郑儿,仿若寻常夫妻一般,度过了一段甜蜜温馨的时光。每日,郑儿都会在书房陪伴宇文邕。当宇文邕在桌案前审阅奏章时,郑儿便静静坐在一旁,为他轻研墨汁,那专注的神情,恰似一幅绝美的画卷。
宇文邕偶尔疲惫抬眼,看到郑儿温婉的模样,嘴角总会不自觉上扬。他会轻轻握住郑儿的手,郑儿则会微微倾身,在他脸颊上落下一吻,宛如春日微风拂过,轻柔而温暖。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宇文邕会牵着郑儿的手漫步在御花园中。月光洒下,映照着他们相依的身影。宇文邕会停下脚步,轻轻将郑儿拥入怀中,低头凝视着她的双眸,眼中满是深情。随后,他缓缓低头,双唇轻触郑儿的额头,久久不愿离开。
然而,就在这美好氛围正浓时,突然一声尖叫,如利刃般划破了这美好的一幕。
门外一个太监慌慌张张地匆匆闯进来,“扑通”一声跪地,脸色煞白,声音带着惊恐与颤抖,高声说道:“皇上,娘娘,大事不好了,尉迟将军造反了,正带兵气势汹汹地打进来了!”
宇文邕听闻,原本温和的面容瞬间冷凝,眼神中闪过凌厉的光芒,那是久经沙场与朝堂的威严与果决。他迅速松开环着郑儿的手臂,猛地站起身,龙袍随着他的动作烈烈作响。
郑儿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花容失色,原本泛着红晕的脸颊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她下意识地抓紧床榻上的锦被,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慌乱。
寝宫之中,原本温馨静谧的氛围瞬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紧张与压抑。窗外,原本明媚的阳光此刻似乎也被这突变的局势染上了几分阴霾,有几缕光线挣扎着透过窗棂,却只能在地上投下斑驳而诡异的光影。
宇文邕一边快速整理着衣冠,一边沉声向太监问道:“叛军如今到了何处?可有集结兵力抵抗?”太监哆哆嗦嗦地回答:“叛军已逼近皇城,守城将士正在奋力抵抗,可……可叛军来势汹汹,形势危急啊,皇上!”
宇文邕微微皱眉,目光如炬,转身看向郑儿,伸手轻轻握住她的肩膀,安抚道:“郑儿莫怕,朕定会护你周全。你先躲去后宫偏殿,那里隐蔽,相对安全。”
郑儿微微点头,眼中含泪,担忧地看着宇文邕:“陛下,您也要小心啊。”宇文邕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俯身温柔的抱了抱她,而后毅然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寝宫,准备去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
一出寝宫,宇文邕立刻命人传宇文神举前来。不多时,宇文神举匆匆赶到,单膝跪地:“陛下!”宇文邕面色凝重,语气急促而有力:“神举,你即刻率领御林军前去阻挡叛军,务必拖延时间,坚守皇城,等待朕后续部署!”
宇文神举领命:“末将定不辱使命!”说罢,起身飞速点兵而去。
与此同时,宇文邕快步来到朝堂,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大臣们纷纷赶来,神色惶恐。宇文邕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众人,大声说道:“尉迟将军竟敢造反,如今叛军逼近皇城,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有人建议坚守皇城,等待援军;有人主张派人前去劝降。
宇文邕听着众人的建议,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坚守皇城虽稳,但非长久之计;劝降之事,恐难成功。朕意,一方面命宇文神举在前方阻挡,消耗叛军锐气;另一方面,暗中调集城外精锐部队,形成合围之势。待叛军疲惫,再一举出击,将其歼灭。”
大臣们纷纷称是。宇文邕继续有条不紊地部署:“传朕旨意,令李将军率五万精兵,从侧翼迂回,截断叛军后路;张将军带领三万骑兵,在后方埋伏,待朕军与叛军正面交锋时,突袭其后方。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将叛军一网打尽!”
大臣们领命而去,各自准备。宇文邕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目光坚定,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平定这场叛乱,守护好自己的江山与郑儿。
作者我想想……下一个让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