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日程,一行人走走停停,终于在一个半月后抵达云南。
箫剑的姨父、姨母早早地就在大理城外迎接他们,每隔十里都有小厮快马往来传信。小燕子等人早已被鸟语花香、风光璀璨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再加上该地人杰地灵,所见百姓都过得安详悠闲,还有许多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百姓在沿街叫卖,让人心向往之。
离城门十步有余的地方,箫剑示意众人停马、下车。他自己先下马,然后走到马车旁,亲自将晴儿和雨儿扶下车,永琪也照样将小燕子牵下车。侍卫们牵马驾车,其他人跟着步行往前走。
一对衣着简单却不俗的中年夫妇迎了上来。两人皆是热泪满盈,那妇人率先走上前,将箫剑抱住,声音里满是喜悦:
姨母剑儿,你可算回来了。我和你姨父是日日夜夜地盼啊。
箫剑忙依次回抱眼前的中年夫妇,道:
箫剑让姨父、姨母等这么久,是我不好。不过我这次将晴儿和小燕子都带来了。
说完,箫剑便将晴儿和小燕子分别引荐给二老。两人皆是无比激动,晴儿和小燕子都行了礼,晴儿又将雨儿拉至身前教她和两位长辈问好,众人简单寒暄一番,便在箫剑姨父、姨母的引领下,往城里走去。
箫剑的姨母杜氏一路上紧紧拉着晴儿和小燕子的手,左看看、右看看,满意的不得了。箫剑则抱着雨儿,同永琪一起,簇拥着姨父往前走。
几人进了府,所处院落虽不华贵,却处处整洁有序,院子里种满了清新的小野花,中心处还竖着一颗苍莽茂密的大树,树枝向四面延伸开来,给夏日的院子留出一片乘凉的好地方。
进了正房,杜氏吩咐下人看茶,箫剑、永琪分别坐在二老的下首,其他人也依次就坐。杜氏激动道:
姨母剑儿,上次分别,还是为你去找妹妹践行;这次回来,你连雨儿都有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箫剑笑道:
箫剑多亏了姨父和姨母悉心照料,我此行才顺利找到妹妹,现在也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众人笑,杜氏又道:
姨母箫剑给我们写了不少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太不可思议了,剑儿,你这一趟出去简直奇遇不少啊,还认识了这么多金枝玉叶的朋友。
说完,上前挽住晴儿和小燕子的手,又对着小燕子泣声道:
姨母孩子,这么多年你受苦了,如今剑儿找到你了,我的心愿也了了。
小燕子赶忙安慰般挽住杜氏,笑道:
小燕子姨母,我听哥哥说了好多你和姨父的事情。我也想多了解些我爹娘的事,你能不能给我说说啊。
杜氏破涕为笑,道:
姨母剑儿果然没错,你的性子、说话方式简直和你娘一模一样。你爹娘的故事我慢慢告诉你,咱们不着急。听箫剑说你已嫁人、生子了?
小燕子甜笑,忙将永琪拉过来,道:
小燕子是啊姨母,这是永琪。我们还有两个小孩,但是这次没带过来,他们和雨儿一般大。
姨母好,好,好。
杜氏心情愈发雀跃,她们夫妇也知道永琪的身份,说着就要行礼,被永琪连忙扶起,道:
永琪姨母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亲戚。这一趟是探亲来了,姨父、姨母将我作为寻常小辈看待即可。
几人和气融融的说了会儿话,就被引至饭堂用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