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州官放火,公主点灯
本书标签: 古代  宫斗宅斗  皇室权谋 

第二十章 四海来朝

州官放火,公主点灯

  不管他们心里盘算着什么这次回来都是为了陛下的万寿节。

  诸多使臣来贺就算是心里不爽快也不能表现出来。

  一大早上鸿胪寺不知道安排了多少使臣入宫。

  晚上是国宴,皇子的自然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呈上手里的贺礼,可帝姬们是要在早上便去文景帝宫闱请安。

  文景帝正值壮年,之前几次万寿节顾忌这朝政未安所以都简便了。

  人年纪往上走,这心里的想法就多了些。

  再加上这些年大禹一片四海升平,文景帝难免有些自傲了。

  万寿节的排场,摆的足足的。

  本人也是早早地就起身由着下面人说些讨巧的话。

  永华今日穿的也格外郑重一些,织金牡丹胸衣,外肇了件绯色的褙子,下摆是百褶裙裙摆上绣着层层叠叠祥云,套了件大袖逶迤潮水外袍。

  头上面是一整套的珍珠头面。

  跟永华相比身后的姐妹们穿的就稍微次了一些。

  也不是说永华哗众取宠,而是永华早年已经被封了长公主。

  公主和帝姬之间的规制自然是不同的。

  富康躬着身子走了过来:“陛下传召个为你娘娘入宫问安。”

  永华低眸浅笑,提着裙摆走了过去。

  别看短短的几步,头上步摇腰上的禁步丝毫未乱。

  里面坐着的可不止文景帝一个人还有整个后宫的宫妃,比他们这些帝姬来的还要早一些。

  永华自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

  再加上平日里在文景帝面前不知道多娇俏,好好的让文景帝享受了一把为人阿父的瘾。

  永华带着身后几位妹妹拜了下去。

  “儿臣给父皇请安,愿父皇年年今日岁岁今朝。”

  文景帝大喜,连着赞了好几声:“还是永华最得朕心。”

  于皇后面上微微展颜:“陛下别夸她倒是把她给夸坏了。”

  下面柳嫔插言道:“大娘娘莫要自谦了,我还总是跟永景永瑕说要是能学的公主殿下半分风韵也就好了。”

  倒是一边容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过也不意外了,左右在陛下心里,帝姬里面只有永华是他的心尖尖。

  永华先是拜了寿,然后恭顺站在了一边把后面姐妹让了出来,看上去就是个万里挑一的长公主殿下。

  文景帝看着愈发满意。

  等姐妹们贺寿完,照规矩是要奉上寿礼来了。

  别人抖捧得什么自己做的针线之类的永玉呈上了一份自己写的万寿图。

  反倒是一边的永华一点要呈寿礼的意思都没有。

  文景帝难得的来了兴趣:“乖女,是准备了什么不好拿上来的。”

  永华闻言丝毫没有畏惧文景帝的意思,直接仰头直视了文景帝的眼睛。

  “女儿准备的寿礼都送到祖母那边去了。”

  文景帝和于皇后都是一脸懵懂。

  永华撩起了裙衫跪了下来:“女儿想,阿父身边不止女儿一个孩子,又是大禹的君主万寿节之日自然是四海来朝,八方来客,什么稀奇珍宝没有,阿父贵为一国之君,想来离不开祖母谆谆教导,方能文韬武略,所以女儿不才,让人寻了一件百寿衣,昨日在祖母身边侍奉,以全阿父仁孝。”

  文景帝开怀大笑,酥酥不愧是他的乖女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心坎上。

  “皇后教导有方啊。”

  于皇后还真没想到这一出:“之前我问什么她都不说的,谁知道还搞了这么一出。”

  容妃抿了一口自己手中的茶盏,看着永玉的脸沉思了一会,这些年虽说自己也下了一番功夫了可跟永华帝姬相比还是下了一层。

  永华被一边侍女扶了起来,面上是一片淡然似乎也没有因为文景帝的话而激动什么。

  乖女如此懂事文景帝一高兴直接让人赏赐了不少珍宝就连今日进贡的一株赤玉珊瑚都赏了出去。

  于皇后倒是一直在旁边说太过于贵重了的话。

  永玉在背后默默捏紧了帕子,面上还是清冷如玉的样子。

  女儿家贺完了礼就该到了宫宴上。

  大禹民风虽然对比前朝要开放了一些可也到底有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说法更别说今日还来了这样多的国外使臣。

  于皇后就带着宫妃还有帝姬,连同外面官家夫人坐了一处。

  宫宴挑了莲花池上面旁边隔了一道帘子,便是文景帝以及诸位使臣大臣。

  在座的大多数都是些云英未嫁的小娘子,谁不对那些郎君有好奇的心思只是这帘子着实看不清人。

  微微撇了两眼就别过去了免得让人看了笑话。

  于皇后倒是一直注意着永华的动静,人家别的小娘子都是含羞带怯的唯独他们家这个还没开窍呢。

  于家的长嫂过来同于皇后说了两句话,女人们凑在一起说的还不都是孩子们的事情。

  她家里的那个不也是个老大难。

  “不是说相看了两个了。”

  于夫人叹了一口气:“大娘娘还不清楚我家那个性子,养的跟个郎君似的,差点没跟人打起来。”

  这件事情才京城里面都传遍了。

  于皇后也听了一些不过在于皇后心里自家孩子就是好的,就算是闹出了这种事情也不让人反感。

  于星回现在就坐在永华旁边。

  “你是不知道那人瞧我的脸就是色眯眯的还当我还不出来,想存心骗个小娘子来玩玩的。”

  永华失笑:“所以你就把人弄到池子里故意推下去了。”

  要是照于星回来说下手都轻了就该狠狠的收拾那人,不然还以为自己好欺负呢。

  永华听于星回说的起劲自己也听的笑声连连的。

  不过就是隔了一个帘子,对面女眷们的声音还是能传过来的。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当今的永华大长公主。

  之前泰山封禅的时候长公主就跟随在文景帝的身边。

  本来按照规矩,女子是不得上祭台。

  不过永华是谁那是祥瑞,当初泰山封禅,年纪虽小,可也能瞧出来亭亭玉立之姿。

  而且上的香烟气经久不散。

  祥瑞之名更贴切了一些。

  如今刚过及笄之年不清楚多少人盯着想看看这祥瑞究竟要下嫁到谁家。

  文景帝稍下首坐着的男子身上颇具异域风范。

  

 

 

上一章 第十九章 诸王归京 州官放火,公主点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秦晋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