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冉瞧着身边人收拾东西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怎么了。”
宫人赶紧回了神:“还请娘娘恕罪。”
子冉生性宽和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计较什么。
继续收拾手里的东西。
娘娘性子好所以他们有时候也愿意说些什么来讨个趣。
“刚才奴是在想若是娘娘能够生下一个皇子,这宫里想必爷没人敢跟娘娘争什么了。”
皇子吗。
子冉手中动作都是一顿,她还真没有想到这些。
不过这段时间因为战乱的事情,太子殿下的心中已经很烦了,还是少些这种事比较好。
等一切尘埃落定了,这才叫锦上添花不是吗。
“走吧。”
到底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如今宫里人都知道只要陛下撑不住了,太子继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再加上这段日子瞧着。
太子对太子妃娘娘可谓是关怀备至,这以后可是少不了恩宠的。
巴结着总归是不错的。
太子身边伺候的唤做福寿见人来了赶紧凑了上去:“奴才给娘娘请安,太子爷吩咐了,如今正在跟各位大人议事怕娘娘等的着急就先去后殿做做,太子爷稍后就来。”
子冉点了头,转而吩咐人先别急着摆膳免得人来了这东西凉了。
太子一旦谈起事情来时辰什么的都记不得了。
一直过了小半个时辰才想起来。
不过也没办法,文景帝留下来的可不是一个锦绣河山。
先不提边关的事情,光是入了冬百姓口里的粮食就出了问题。
更别提边关事情还在那里摆着了。
弄得太子烦躁的不得了。
太子妃只是顺着人坐下,用手揉了两下额角。
“总是急不完的,你身子若是垮了那才叫真的垮了。”
太子闻言这才顺了心:“让你等急了吧。”
这算什么等啊。
“不是应当应份的没殿下陪着我也用不下去。”
最近他的太子妃似乎说了不少甜言蜜语的,弄得他都有些受宠若惊的。
太子心里偷笑:“太子妃莫非是在让本宫开心。”
就当是有这个意图吧。
子冉这些日子同太子相处了这些时间,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无论她如何太子总是愿意包容些,甚至于说是有求必应也不过分的。
子冉儿时失了父母,幼时战战兢兢每日只想要护住弟妹。
以为入了宫之后便是无尽的寂寞和算计。
断是没有想到入了宫之后才算是得了些柔情蜜意。
“臣妾就是希望太子爷能舒服一点。”
太子直接握住了子冉的手:“别做了怪累的慌。”
子冉顺势坐到了太子身边。
就刚才两个主子温情的时候用的东西已经摆好了。
太子夹了一块子鱼肉到子冉的碟子里。
“跟永华一样,见着鱼就走不动道了。”
子冉面色一红,连忙放进了嘴里。
这话说的倒也是不错,她自小爱吃鱼,每次见着鱼自己就能吃下去一整条。
太子夹着她吃着倒也算是和谐。
只是这明显就要掉个个出来才对。
一顿饭用完他们才说了两句话。
太子靠在子冉身上:“这段时间公务着实忙了一些,等事情都过去了,孤一一补偿给你。”
子冉只是摇头顺势在太子身上靠了靠:“臣妾真的没事,太子爷顾忌着前朝臣妾就替太子爷看好后宫照顾好阿母。”
太子捏了捏子冉的耳垂:“不是跟你说了好多次了,在我面前不用称什么臣妾,你是我的夫人,同我是一样的。”
子冉倒是也想这么肆无忌惮阿。
“太子爷看看外头,这么多伺候的,臣妾不想让别人觉得太子爷娶得是个没规矩的,在东宫里的时候臣妾不是也叫夫君的吗。”
子冉面色秀红看的太子心神都是一荡,只是现在时候不对,只能摸了摸子冉的手腕。
子冉想了想倒还是开了口:“臣妾今日在阿母那里时候倒是看见了睿王殿下请安,之前倒不知道睿王殿下对阿母还有这种情意,听秋嬷嬷说,已经连着许多日了。”
太子并没觉出什么不对劲的:“阿父的几个孩子从小都是在阿母的照佛下长大的,阿母心善,见不得孩子受苦,想来多出了些舐犊之情。”
就算是再得了多少照佛。
亲生的生母在堂,怎么会越过去。
这些后院的事情太子不懂,所以也没觉出来不对,也是常有的。
“臣妾就是觉得奇怪,就像是臣妾当时亲生的阿母在世的时候,若是有了个嫡母在,想来也不会忽略自己的生母。”
子冉只是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这外面的事情跟宫里还不一样。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身份。
外面那些庶子庶女尚且如此更别说德妃这个位列四妃之一的娘娘了。
太子从子冉身上缓缓睁开了眼睛,眉宇之间满满都是若有所思。
“孤明白了,这件事情孤自会查证,多亏有你在。”
子冉没有要挑拨什么的意思,只是这个关头小心一点总是错不了的。
正事说完了干脆就说到了别的地方去了。
“永华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出来吗。”
提起这个太子脸上直接黑了一个度。
当初永华是怎么信任酆家的那个不要脸面的。
甚至为了他愿意用自己的命求自己放过武南公一家子。
结果呢,早知如此当初他就该更狠一点,免得永华伤成这个样子。
如今边关还没有消息传进来,到底如何了也未可知。
“我已经把人派了出去,总待在边关我不放心。”
这也是正理,要是一直待在外头,总是不放心的。
子冉对外面的事也是一知半解的。
“我记得阿母说过于家同殿下之间是有通信的渠道的,莫非这些日子还没有消息传过来。”
太子这些日子被朝廷还有武南公府的事情忙晕了头。
如今才回味过来,是啊,这些日子了为何一条消息没有。
不像是大兄的作风。
临走的时候阿母专门把人叫去嘱咐了,有永华在,消息定不能断。
太子顾不得在这讨个清闲了。
“福寿,送太子妃娘娘回去,传铭恩候入宫。”